【逆襲成功】自幼居粉嶺寮屋現成極地探險家!更有望上太空 全因父母當年1句「放膽去做」
Photo from Wilson Cheung
10年前我大學畢業,加入這間公司。當時他們在科學園裝修寫字樓,設計理念圍繞Hot Desking:即沒有固定座位,亦沒有多餘實體文件,資料都儲存於公司網絡。人人手執一部Laptop,鍾意坐哪裏都可以。飛利浦的做法值得一讚,方便跨部門合作,亦令遠程工作成爲可能。因爲只要有網絡,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既高效,又慳錢,更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吸納人才。不過有同事認為,這個做法不適合香港,遲早打回原形。
預言「遠程工作」不可能的同事,他一定沒想到,當年的天方夜譚,會成爲今日的工作日常。變幻原是永恆,時代變化之快,猶如眨一眼,便轉換了整個世界。香港傳統教育出問題,主因是他們妄想用舊時代的模式,培養新世界的人。面對日新月異,我們爲人父母,更應該保持開放思維。我不時說,父母的眼界及心態,決定仔女的境界。今日,與大家分享一個關於「起跑線」的故事。
Photo from Wilson Cheung
鐵定沒出頭的地底泥
我有位朋友自幼住在豬欄改建的粉嶺寮屋,在垃圾堆裏執舊玩具。他不適應香港的填鴨式教育,會考科科E,唯獨英文例外 —「攞F」。小小年紀便遭人白眼,嘗盡憎人富貴厭人貧的落井下石,他是名副其實的「輸在起跑線」。
幸運的是,他的父母用盡全力,保護他童年的好奇心。知道他喜歡大自然和大世界,父母便很實際地找些免費消遣:例如一起行山、踩單車,走遍香港的大小山頭;或是到圖書館,尋遍所有關於歷險的書籍,每晚與他暢談內裏驚心動魄的故事,讓他幻想著星辰大海進入夢鄉。
父母鼓勵他,風浪起跌仍平常事,只要心懷夢想,就會活得有盼望。同時亦讓他明白,活在別人眼中很辛苦,只有做自己才可以自在坦蕩。於是他鼓起勇氣,將自己想成爲探險家的想法說出來。今時今日,如果仔女這樣對你說,你都可能懷疑他「燒壞腦」。而在20年前,探險更是沒甚麼人聽過的新興行業。他清晰記得當時那一幕:父母拍拍他的膊頭,說了句「放膽去做」。
因爲這句「放膽去做」,他開始努力裝備自己,仲學習駕駛船隻、攀岩、射擊。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2007年他終於等到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向探險家李樂詩博士自薦,並在兩千名香港學生中脫穎而出,加入美國2041基金會的南極探險。自此,他與極地結下不解之緣。
Photo from Wilson Cheung
衝上雲霄的探險家
故事的主角,正是全球首位華人極地探險隊長:Wilson Cheung 張偉賢。他亦會於我的YouTube頻道「香港Vikey移民美國」細數入行經歷,講述極地探險故事,並探討教育和人生。Wilson從地底泥,成爲過百個國際講座及TED Talks的講者;從一貧如洗,到將自己的極地科研探險公司「搞得有聲有色」;從被「睇死實冇前途」,到參與多個國家的極地工程及科研項目。這一切,全因父母當年那句「放膽去做」。
今日的Wilson並沒有止步於南北極,他更剛剛成爲商業太空人PoSSUM Scientist-Astronaut的候選人,將會到美國受訓,有望成爲香港第一位太空人。他坦言受訓之路會很漫長,但蓄勢待發的過程卻令人興奮。他更期待穿上印有香港標誌的太空衣,參與全球暖化的研究。
Wilson的父母,用愛和信任戰勝對未知的恐懼,簡單一句「放膽去做」,爲這個逆襲成功的故事奠定基調。未來只會更加瞬息萬變,死守以前那一套並非上策。作爲父母,我們要與時俱進,保持一顆接納新事物的心。正如哈佛大學談判心理學教授Roger Fisher所講, 「An open mind is not an empty one」。
Photo from Wilson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