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執著依戀物 來自沒有安全感
有些小朋友對某些物品非常著戀,無論去到到哪裏都要帶著,如果沒有在手就會哭鬧不停。
孩子對依戀物的執著
在心理學上稱為依戀物 (loveys),可為孩子提供安慰感的物品。BB在8到12個月大的時候, 心理開始經歷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而一個公仔或毯子可以幫助過渡。
依戀物可以是......
- 毛毯或毛絨玩具
- 積木
- 媽媽柔滑的睡衣
- 橡皮鴨
- 衣服上的軟緞標籤
- 組合鎖
- 玩具小卡車
依戀物幫助處理不安情緒
幼兒成長階段,小朋友心理適應獨立,容易感到焦慮不安,而物品的氣味、質感可作為日常陪伴,來舒緩緊張的情緒。
逐漸放棄依戀物
大約在小朋友1.5到2歲,在playgroup 及幼兒園,他們會觀察到身邊的小朋友都沒有帶著毛毯或玩具,而放棄依戀物。
然而,小朋友依然執著某些物品,家長可以以下數點入手 :
- 觀察孩子沒有安全感的原因
- 提供安撫的方法 (陪伴與擁抱)
- 不全然拒絕對依賴物的需求
Text: Mami Editorial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