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教養貼士】父母不應讚美孩子、亦不應責罵兒女?從阿德勒心理學思考如何管教孩子

【教養貼士】父母不應讚美孩子、亦不應責罵兒女?從阿德勒心理學思考如何管教孩子

產前產後 育嬰貼士
By Phoenix on 27 Aug 2020
Digital Editor

相信各位家長也聽過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沒有看過也沒有關係,小編將會在這篇文章為家長總結出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教導孩子的要訣!讓家長在繁忙中快速了解哲學書《被討厭的勇氣》的要點,阿德勒除了家長管教孩子之外,還談生活的意義、心靈與肉體、自卑感和優越感、記憶、夢、兒童與社會、家庭、社會問題等等。

Readmoo讀墨電子書Photo from Readmoo讀墨電子書

誰是阿德勒?

阿德勒是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學派學者,因對佛洛伊徳的泛性論不能茍同而創立了「個體心理學」,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出於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與超越。 在人性觀方面,認為人是自己生活型態的創造者、決定者,重視人格的整體觀,「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備的一種正常感覺,自卑感激起個體產生追求補償力量,這種力量便成為個體追求優越的基本動力。

下載

阿德勒理論:目的論 - 否定心理創傷

阿德勒認為人在決定目的、並且為了達成目的而採取行動時,是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也就是人先有了要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的目的,才會想出達成這個目的的手段,(這與一般認為人在做出某種行為時,背後都有驅使的原因的看法有所不同),例如:大部分的人認為人是因為憤怒而大聲吼叫,阿德勒認為人是為了大聲吼叫而憤怒。這個觀點正是人能活的幸福的重要思考點,也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決定的。

所謂的目的論,就是我們會為了某種「目的」而創造出相對應的心理情緒。比如說,一個宅男天天宅在家裡,恐懼和人接觸,也不想去工作。如果從原因論的角度,你恐怕就是要去追尋他的成長環境。但是按照阿德勒的「目的論」,宅男是為了「不想出門」這個目的才把自己變成內向和恐懼之人。

「目的論」告訴我們:只有現在才能改變,只有接納過去,關注現在,才有可能改變未來。

MamiDailyPhoto from MamiDaily

課題分離:割捨別人的課題

課題分離是阿德勒替想尋求自由、找回幸福的人,提出的解決方法。阿德勒主張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人際關係,而之所以產生煩惱,是因為沒有做好課題的分離。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課題,不應介入彼此。「在人際關係中,我們不能為改變別人而做出改變,當我改變的時候,變的只有我自己;我不知道對方會因此變得如何,也不能插手干預。」

舉個例子,A的父母對他的工作不滿意,即使父親大發雷霆,母親痛哭流涕,他也不需要在意。因為,怎麼看待他的工作是父母的課題,他沒必要去管,也管不了。在這個世界上,非常常見的一種違背課題分離的現象就是「追求別人的認可 」。你做了什麼事,別人怎麼看是別人的事,無論他們是喜歡還是討厭,和你沒有關係。你不用去管。

雖然阿德勒主張課題的分離,但不代表每個人都要獨來獨往,各過各的生活。人際關係中,該在意的不是他怎麼看我,而是我能貢獻什麼。 「貢獻感」正是幸福的來源,當你發現自己有能力為他人或社會做些什麼,就可以從貢獻中找到歸屬感,也看見自我的價值。 不過這裡指的貢獻,可不是下對上的「討好」。阿德勒強調「橫向關係」,無論是對長官、對下屬、對父母還是對孩子,都應該是夥伴而不是敵人。課題分離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獲得自由。在做到課題分離之後,我們要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共同體感覺」。

MamiDailyPhoto from MamiDaily

共同體感覺: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阿德勒認為:人只有在能夠感覺到自己有價值時才會獲得勇氣。而價值只能在共同體之中才得以體現。個人與他人、某個群體、某個特定環境甚至整個宇宙產生的「我屬於這裏」「我享受在這裏」「我願意為這裏付出」之類的歸屬感。阿德勒倡議人們追求「更大的共同體感覺」,根據阿德勒的這一倡議,我們不僅要營造與家人的共同體感覺,還要追求與社會、環境甚至整個宇宙的「共同體感覺」。

所以,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不能以自己為中心,不是考慮「別人能給我什麼」,而是思考「我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當你能為你所在的共同體創造價值的時候,你就獲得了歸屬感和改變自己的勇氣。

MamiDailyPhoto from MamiDaily

總結理論 認真活在當下

這本書帶給我們很多的觀點,從「自我」到與「他人連結」中可能產生的問題、挫折,再提出了「課題分離」讓我們遠離不必要的煩腦,其次讓我們認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不是圍繞著我們旋轉的,我們沒必要過度反應與追求「他人的認同」。

具體來說,就是要對自己的執著切換成對他人的關心,擁有社會意識。其中需要的是「接納自我」、「信任他人」還有「貢獻他人」這三項。

givemebookPhoto from givemebook

《被討厭的勇氣》用「哲學家」和「年輕人」的對話,易懂又有哲學。

阿德勒把人際關係分成三大類:

1、工作課題(同事關係)
2、交友課題(朋友關係)
3、愛的課題(親密關係、親子關係)

阿德勒心理學大師:接受孩子最真實的樣子,協助孩子自力解決人生課題

父母不應該:

- 讚美孩子:

讚美是一種上對下的評價,建立在認為對方做不到的前提之上,被評價的人不會開心。渴望讚美的孩子,會過分追求別人的認同,甚至為了贏得讚美,不擇手段。孩子並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生,絕對不可以為了得到父母的讚美,而放棄聽從自己的心。

- 責罵孩子:

在責罵中長大的孩子,凡事只會考慮會不會被罵,無法自主判斷行為是否正確合宜。很多孩子把責罵當成關注,正因為可以引起父母責備,所以無法停止問題行為。有些孩子不想輸給父母,被罵的當下雖然停止搗蛋,但一犯再犯,當作反抗父母的一種形式。

.沒有經過孩子同意,就介入孩子該面對的課題,只會讓孩子逃避自己的責任,永遠學不會自立。

MamiDailyPhoto from MamiDaily

父母應該:

- 跟孩子說「謝謝!」「你真是幫了大忙!」給予孩子勇氣,不再害怕他人的評價或失敗。

- 用平等的態度,尊重孩子最真實的樣子。

- 無條件信賴孩子,也贏得孩子信任,建立起互相幫助的伙伴關係,讓孩子知道,你隨時可以伸出援手。

- 除非孩子向你求救,否則什麼都不說,只是靜靜守護著孩子,相信孩子能一個人克服困境。

- 讓孩子換個角度看自己,了解「注意力不集中」其實是「擅長多工」,孩子就會大不同。

- 把「孩子好好活著就好」當作起點,一點一點往上加分。而不是想像一個孩子的完美形象,做不到的就一點一點扣分。

-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貢獻、肯定自己的價值,就有能力面對所有的人生課題。

MamiDailyPhoto from MamiDaily

學習,是孩子的課題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你給孩子提供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提醒他好好學習,告訴他為什麼學習很重要,這都沒問題。但是,如果你非要逼著他學習,強迫他做這做那,那就不對了。

學習,是孩子的課題,不是你的課題。你的課題是給他提供幫助。如果你強行干涉孩子的學習,乃至於讓他為你而學,他就可能會欺騙你,甚至報復你。我們聽到很多很多青少年自殘、做各種出格的事情,其實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報復家長。

課題分離

那你說難道我應該眼睜睜地看著孩子不好好學習嗎?課題分離並不是說要放任孩子不管,你可以幫助他。作者愛打的一個比方是你可以把一匹馬牽到水邊,但是最終喝不喝水,那是它自己的決定,不能強迫它喝水。歸根結底,如果孩子就是不想學習……你只能接受。真正能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你逼他不但沒用,而且有害。

我們在於「親子」這一件事情上,要做到「課題分離」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為父母往往認為「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把孩子的課題都當成自己的,全部攬在身上。無時無刻不想著孩子的結果,當他回過神來,人生中的「自我」已經消失不見。

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就算是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樣。越是關係親近的家人,越需要刻意將課題切割開來。所謂的「相信」,其實也是一種課題分離的行為。相信別人,這是你的課題。

阿德勒的4C原則

阿德勒提出每個孩子心中有4個渴求
1.有連結(Connection):感到有所歸屬、自己有一席之地
2.有能力(Capable):自制自律,有能力自立
3.有意義(Counts):有貢獻,感到有價值
4.有勇氣(Courage):有信心面對挑戰。

只要掌握這4C原則(表1),就能夠培養出有歸屬感、有能力、有價值感、有勇氣的孩子;相反,若缺乏任何1C,就會產生不當的行為。

養出有能力的孩子Photo from 養出有能力的孩子

阿德勒認為,人所有的行為都有社會目的,最終追求的就是歸屬感和價值感、和人有連結。父母的管教想要發揮效果,最重要的前提是讓孩子感受到被愛、有歸屬感。

(本文摘自《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和《養出有能力的孩子》一書)

Text: 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