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發展】無得出街好悶?適合0至1歲寶寶!8個親子小遊戲促進嬰幼兒發展
受到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相信這幾個月很多家長都減少了與孩子外出。小朋友不能出街,長時間困在家中,家長可以和他們做甚麼?今次和大家分享幾個適合1歲以下寶寶的親子遊戲,不但能適當地刺激寶寶感官、促進他們的思維和肌肉發展,更有助培養寶寶的社交和溝通能力!家長不妨趁著這段時間,多與他們玩一下。
Photo from MamiDaily
適合約0-3個月寶寶的遊戲:
1. 抓搖鈴
初生寶寶視力尚未發育完成,主要靠聽覺辨別周遭環境。家長可以用搖鈴或鈴鐺在寶寶的左右、上下搖晃,以聲音吸引寶寶轉頭去看、去抓,訓練寶寶的專注力和抓握力。
2. 躲貓貓
寶寶出生頭幾個月,大多數時間都只躺在床上觀察這個世界,跟他們玩躲貓貓可提供多些感官刺激。家長可用手或小手巾遮住自己的臉,問寶寶「爸媽在哪兒?」,再配合誇張的表情或聲音拿開毛巾。這個遊戲除了有助建立親子互動、讓寶寶認住爸媽的容貌,更可以鼓勵寶寶隨著聲音找到源頭,培養他們的推理能力,並確立物體恆存的概念。
適合約4-6個月寶寶的遊戲:
3. 照鏡子
3個月後的寶寶,視力進步了很多,家長可抱寶寶到鏡子前,一邊指著鏡中的寶寶,一邊叫寶寶的名字,讓寶寶認識自己;也可以握寶寶的小手去指自己的五官,告訴寶寶眼、耳、口、鼻是甚麼,訓練寶寶的觀察能力及認知能力。
4. 抓抓樂
早期的寶寶都會有「抓握反射」,只要有東西碰到手心,他們就會反射性的抓握起來。寶寶約6個月左右,家長可給予不同質感的東西刺激寶寶的觸覺感官,例如積木、海棉,甚至意粉等等(用食物的好處是不怕寶寶放入口;壞處是可能會造成浪費)。另外,家長亦可一次拿著幾樣物件吸引寶寶,讓寶寶練習雙手同時握物,或將物品由一手傳至另一隻手。
延伸閱讀:
職業治療師分享 4個訓練小手肌遊戲
Photo from MamiDaily
適合約7-9個月寶寶的遊戲:
5. 自制敲擊樂
寶寶熟習雙手握物,就會很喜歡雙手敲打物件以發出聲音。家長可以準備各種可以敲打,而且安全的物件,例如膠樽、膠碗、兒童積木等,訓練寶寶感受不同質地物件撞擊所產生的聲響,以及進一步提升他們手部肌肉的運用。
6. 動起來聽兒歌
寶寶識坐後,家長可以將寶寶放在腿上,面對面跟他唱兒歌,雙手一邊握著寶寶的手打拍子或做動作,雙腿一邊跟隨拍子輕輕跳動或搖晃,帶領寶寶認識節奏,並培養寶寶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
延伸閱讀:
免費下載DIY英文小書 5大網站
Photo from MamiDaily
適合約10-12個月寶寶的遊戲:
7. 穿山洞
10-12個月,這時寶寶已經學會爬行,甚至可以扶著牆壁站起來了。家長可以用床具製造一個迷你隧道,或準備一個大紙箱,然後把紙箱的兩邊都拆開,讓寶寶爬行穿梭,以增加寶寶的活動量,及提升寶寶的手腳協調能力。家長更可將枕頭、毛公仔堆成障礙物,然後鼓勵寶寶爬過去或推開障礙物,讓他們學習如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8. 滾皮球
家長可以準備小皮球,跟寶寶面對面坐,先把皮球滾向寶寶,再教寶寶用雙手把球推向爸媽,這個遊戲可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及視覺追蹤能力。而皮球滾歪時,家長不要主動去幫孩子撿回來,反而應該鼓勵寶寶自己去撿,藉此加強寶寶大肌肉的發展以及爬行能力。
Photo from MamiDaily
Text:Mami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