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點解初生嬰兒咁難湊?BB:好驚啊!我想返入媽咪個肚度~

點解初生嬰兒咁難湊?BB:好驚啊!我想返入媽咪個肚度~

mami熱話 湊B趣聞
By MamiDaily on 14 Dec 2017

「女啊女~當年媽咪眠乾睡濕養大你~你啱啱出世個陣喊唔停㗎……」當年媽媽口中「眠乾睡濕」的辛勞,終於在誕下第一個孩子後,深切體會到了。

照顧嬰幼兒最難熬的那階段,恐怕是剛出生,而媽媽正正在坐月那段時期。硬撐著傷口的疼痛、惡露的困擾,日日夜夜照顧著難以安撫、哭個不停的小baby。

每2-3小時就要餵奶,睡又睡不好,但BB哭聲卻不斷……「BB,媽咪/爸爸係度啦!你唔好喊啦!做咩又喊?」

原來嬰幼兒的哭聲是有跡可尋的:

1.習慣了母體內的環境:

Photo from PRESSLOGIC

當嬰兒還在母腹裏,四周都是漆黑一片、聽的都是母腹內的流水聲。當出生後,四周都十分光、聲音嘈吵,嬰兒當然十分懼怕。以往用踢腳來表達需要,出生後唯有不斷哭泣來表示驚慌。

(注意:嬰兒睡覺時,儘管成人未睡,最好將燈光調暗,不然你就真的「無教好訓」。)

2.表達需要的方式不再一樣:

Photo from PRESSLOGIC

以往嬰兒在母體內衣、食、住、行、大小便都是靠媽媽「自動自覺」進行。

出生後,穿得舒不舒服、睡得好不好、心情好不好、大小二便都不能自己處理,唯有用「哭」來表示啦!

3.缺乏安全感:

Photo from PRESSLOGIC

在媽媽肚皮裏,極度狹窄的環境好像媽媽緊緊包圍著寶寶似的。以往總是瑟縮一角的寶寶突然踏進新世界,四周都十分空曠,沒有媽媽緊貼的溫度,當然十分害怕,所以唯有哭。

因此,當寶寶哭泣的時候,爸爸媽媽盡可能回應寶寶的需要、安撫寶寶。睡覺的時候,爸媽不妨自製米袋(將少量米放進長條型布袋),輕輕放在寶寶心口,讓他/她有種被包圍的安全感。

(注意:米袋切忌過重:不要放大量米)

其實,寶寶的哭泣,是因為離開母體後所缺乏的安全感。各位爸媽對症下藥,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給寶寶,那麼,大家都「有教好訓」啦!哈哈!

爸爸媽媽是十分偉大的,加油!

Text: 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