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不是求分數?博士揭露:分數是假的!只是校長設的心理遊戲。
教育局曾於2004年宣揚「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個口號,一直備受爭議。
求學真的不是求分數?那麼學校密集式的默書、測驗、考試代表著甚麼?以分數作升班試、選科、入讀理想學校這準則,又算甚麼?
沒錯,分數是「有權選擇」、「有Say」的籌碼,但今天想說的,不是分數所發揮的功用,而是家長能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分數、怎樣在分數上取勝!
當眾家長著眼於「分數遊戲」、「成續鬥爭」,具多年教學經驗(包括大學、中學、小學)的余德淳博士則揭露了校內校長跟老師的評分秘密:
「分數是假的!其實是校長跟老師串通的。」
Photo from PRESSLOGIC
當開學第一次教員會議時,校長會說:「你俾鬆少少,等佢地有興趣讀,盡量多啲人合格,唔好令佢地太過灰心。」
到了聖誕節,校長就說:「千祈唔好俾佢地咁高分!盡量唔合格,補課。等佢地認真啲讀書。如果唔係,佢地就當咗自己天才咁樣㗎啦!」
到了受難節,校長就會說:「鬆返少少,鬆返少少。俾佢地有機會讀埋佢。考返啲上堂成日出嘅題目,盡量唔好出新嘢。等佢地覺得:咦?進步咗好多,好開心。」
到了六月升班試,校長說:「嗱~升班試,唔惹少㗎!俾佢地知道,我地夾硬俾佢地升㗎咋~等佢唔好睇少,等佢地暑假去補課、暑假讀多啲嘢。」
其實學校在評分上玩的是心理遊戲,透過「鬆->緊->鬆->緊」讓學生對學習有信心同時而又不鬆懈,努力讀好書。
Photo from PRESSLOGIC
說罷,博士隨即教導家長「必勝大法」:
(不過他推算100個家長,可能只有1個會這樣做)
只要家長懂得教孩子說:「我唔介意你幾多分,只要錯嘅題目,你知返個答案係咩就得啦!寫返低啱嘅答案(數學就用紙寫返低條式)。你平時同我傾計個陣講返個答案俾我聽就得啦!我一定唔會鬧你低分㗎。」
博士繼續揭秘密解說:「當大考/重要考試,多數會出返類似嘅嘢。」
以往考100分、90分、80分學生會盤算:我以前都答對了這些題目。往往再考類似題目時,總會因漏答了而損失些少分數。
而以往考60分的學生,若果常常都記得答案,就有機會在大考中贏了以往考100分、90分、80分的同學。
博士指:「人有遺忘曲線:唔睇個樣嘢超過30日,就會得返2-3成係記得嘅。」
Photo from PRESSLOGIC
所以,與其鬧小朋友考得差,倒不如教他:「你還返啲答案俾我,成日都肯望吓、講吓,我已經好滿意你啦!因為我想你有嘅長期記憶,唔係短期記憶。」
所以,若小朋友答錯題目,家長更應該開心說:「你中咗三分一,錯咗三分三,你估吓你中咗嘅係咩吖嗱?估中我加你一倍分!」
小朋友便很興奮回答,當他找到他答對的題目,家長不妨繼續問:「咁你估唔估到你答錯嘅係乜呢?」
Photo from PRESSLOGIC
答錯,是令小朋友加深印象的好機會。在心理學角度上看:若果家長看好小朋友,小朋友是真的會變好啊!
「求學不是求分數」所指的是家長對於分數上的心態:太崩緊、太執迷高分的榮耀、低分的挫敗,只會「中了計」。只要懂得退後一步看,心,不是全盤放在分數上,而是學習如何能讓小朋友擁有「長期記憶」、如何令他們在學習上有信心,就能智取分數!
Text: Mami Editorial
Source: 余德淳博士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