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彷似遊歷歐洲 睇咗當飛咗嘅眼睛旅行】
趁秋高氣爽,大家會否到處逛逛,找找全港十大最美的古蹟建築物?就讓我們實行「睇咗當飛咗」的「眼睛旅行」吧!
1. 聖安德烈堂 @尖沙咀
聖安德烈堂是九龍區歷史最悠久的基督教英語教堂,原是為居港外籍人士之設的教會。教堂建於1905年,呈拉丁十字型的紅磚哥德式建築,上有木、瓦結構屋頂及鐘樓,兩旁飾有彩色玻璃。
1909年,鄰近的牧師住宅落成, 與教堂一樣同為紅磚哥德式建築。牧師樓為九龍區最古老的歐式住宅, 現已改用作青少年中心及會議室。
聖安德烈堂毗連前九龍英童學校 (現為古物古蹟辦事處),分別位於彌敦道 138 號及136 號。均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及法定古蹟。是九龍煩華鬧市中不可多得的一片綠洲。
地址: 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8號
2. 伯大尼修院 @薄扶林道
伯大尼修院於一八七五年由法國外方傳道會興建,是傳道會在東亞地區首間為罹患熱帶疾病的傳教士提供休養的療養院。伯大尼修院其後由政府接管,於一九七八至一九九七年期間被租予香港大學使用。並於二〇〇二年,租予香港演藝學院,改建為其電影電視學系的校舍。
伯大尼修院具新哥德式建築風格,主要由小教堂、療養院和僱工區三部分組成,設計布局對稱。建築物四面均有外廊,外牆由底層基座的毛石及硺石牆、裝飾扶欄,以及尖拱柱組遊廊構成。整幢建築物以其美侖美奐的小教堂最具特色。並被列為法定古蹟。
地址: 香港薄扶林道139號
3. 香港三育書院 @西貢清水灣道
香港三育書院暨三育中學中學部、行政樓、男生宿舍、教員宿舍及5家教員宿舍為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香港三育書院於1903年在中國廣州創辦,後遷往香港九龍。其後,學校獲香港政府批准以私產方式出售西貢清水灣道共1,374萬平方呎作為永久校址,首期建築於1939年完成。三育書院隨後獲政府批准註冊成一所大專院校。
書院不定期地舉辦開放日,給予公眾人士入內參觀。
地址: 香港西貢清水灣道1111號
4. 牛棚藝術村 @ 土瓜灣
「牛棚」是本港碩果僅存的戰前牛隻屠房。檢疫站建於1908年,由於二次大戰後,本港入口牛隻需求日益而增,以致 1969 年需興建長沙灣新屠場。至 1999 年上水屠房亦相繼啟用,「馬頭角牲畜檢疫站」(「牛棚」前身) 便於1999年年中正式關閉。
「牛棚藝術村」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是一個具歷史價值由文物改建的藝術場地。藝術團體例如:「前進進」、
「進念二十面體」等會定時舉辦藝術展覽、表演、工作坊、藝術家分享會等藝術節目予公眾參與。
地址: 九龍馬頭角道63號
5. 林邊屋 (Woodside) @鰂魚涌
林邊屋 (Woodside)」,又稱「紅屋」,1922年興建,是為任職太古糖廠、太古船塢等管理層的職員宿舍。林邊屋樓高兩層,中式琉璃瓦屋頂,紅磚牆加花崗岩地基。內部的東西大多為木製,例如樓梯及窗框,而地面則鋪了柚木地板。其客廳亦安裝了大壁爐。
2002年2月起,「林邊屋」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接手管理。2012年改建為「林邊生物多樣性自然教育中心」,開放予公眾參觀。「林邊屋」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地址: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柏架山道口往山上步行 15 分鐘便到
6.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香港大學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坐落於香港大學校園,前身為西環濾水廠政府水務署員工宿舍。三幢超過一百年歷史的英式建築分別被評為一級和二級歷史建築,現免費開放舉辦環保相關的展覽、工作坊及講座。
地址: 香港半山旭龢道50號 ( 近大學道入口 )
7. 大館 @中環
「大館」由 3組法定古蹟組成 : 分別為「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大館」是昔日警務人員和公眾對前警察總部以至整個建築群的簡稱。
透過館內的各展覽和原有的建築格局,可令大小朋友們明白「大館」原本作為: 警署,法庭 和 監獄 混處決與施刑的歷史舞臺。
地址: 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
申請大館入場證: https://www.taikwun.hk/zh/ticketing
8. 天文台總部 @尖沙咀
香港天文台總部已被列為香港的法定古蹟。天文台總部坐落於九龍一小山丘上,建於一八八三年,樓高兩層,呈長方形,具維多利亞殖民建築風格。天文台外牆經過粉飾,拱形窗和長廊別具特色。
天文台總部每年均會舉辦開放日,給予公眾人士免費入內參觀。
地點:九龍彌敦道134A號香港天文台總部
9. 油街實現 @北角
1908年,香港皇家遊艇會總部落成及啟用,為一幢兩層高紅磚建築物。1946年,香港皇家遊艇會搬離北角舊址。更改作為職員宿舍用途;及改興建為臨時文物倉庫。2013年遊艇會會所活化為油街實現,陸續舉辦藝術活動及展覽等。
油街實現名稱來源自該建築物的地址(油街12號)的粵語諧音。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地址: 香港北角油街12號 (近電氣道交界)
10. 舊域多利軍火庫 @金鐘
金鐘「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前身為前英軍「 域多利軍營軍火庫」。四座建築物在 1843年 至 1930年 代落成,作為研製與儲存炸藥之用。其後, 繼英軍和海軍相繼遷出,於 2012年「 亞洲協會」活化保育成為現在香港中心的新會址。
Photo from 「舊軍火庫 B」及「火藥軌」
軍火庫上層平台的三個爆炸品貯存庫,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下層平台的GG樓則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地址: 香港金鐘正義道9號
常聽朋友說出國旅遊,其實香港都有好多既環境幽美,又具歷史價值的親子互動好地方,等住大家去發掘和參觀㗎!
==============================
Text & Photos:曾媽三寶
【誠徵Bloggers!】想分享你的懷孕及育兒日常?請將投稿連同約40字個人簡介和近照一張,電郵到: [email protected],我們會幫你開設個人專欄,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FB專頁,快點踴躍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