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當今父母必須知道 咩叫做宜家效應?話你知孩子主動參與有幾重要】

【當今父母必須知道 咩叫做宜家效應?話你知孩子主動參與有幾重要】

爸媽分享
By Scientific Papa on 01 Jul 2018

《IKEA效應:讓小孩參與的重要性》

此文絕非廣告!咁做乜要講IKEA吖?「宜家」唔係傢私鋪咩?點解又會關湊小朋友事?!筆者絕對唔係想討論買宜家傢私對小孩成長嘅影響,而係想講一個大人同小孩都有嘅心理現象⋯⋯

shutterstock_618359009

事緣係2012年,有個哈佛商學院及杜克大學的共同研究,用咗拼砌宜家傢俬嘅其中一種產品黎做實驗,證實咗人真係會鍾意自己有份整嘅嘢多啲,同覺得自己整嘅嘢價值係會高啲添!因為呢種心理現象,負責這項研究的哈佛大學教授Professor Michael Norton就將佢命名為「宜家效應」——這是人的認知偏誤(Cognition Bias) 的其中一種——俗稱自滿。

shutterstock_1022336215

其實筆者相信好多人都感受過,自己整嘅嘢,就算幾簡單都好,總覺得係好有藝術氣質,與別不同。之但係小朋友腦部又發展出呢個諗法未?

 

一個2018的英國布里斯託大學嘅研究發現,4-5歲嘅小朋友仲發展緊,但5-6歲嘅小朋友就已經發展出「宜家效應」呢個認知偏誤;佢哋對自己創造嘅嘢都會特別偏愛。就算只係參與制作過程甚至係只係畫咗一幅圖係件物件上,對佢哋黎講,件物件立刻升價十倍!

shutterstock_790796767

同一個研究都發現,無論佢哋係參與整個創造過程定只參與創造過程中的某一部份,最後份製成品係咪屬於自己都唔重要,份製成品係小朋友心中的價值仍然是高。

shutterstock_1030454803

所以,科豆係安全嘅情況都盡量唔會discourage女兒想參與或玩嘅事,仲希望透過讓佢參與家庭中的事而令佢對屋企更有歸屬感,更可能會令她明白她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並非理所當然,透過辛勞了解物件或事情的價值。

shutterstock_1013854273

不過,「宜家效應」不一定每次都湊巧,一個荷蘭嘅研究就發現,叫啲小朋友把蔬菜裝飾然後進食,咁做不特止無令佢哋更喜歡製成品亦冇鍾意咗食蔬菜。提出「宜家效應」嘅Professor Norton就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如果佢根本唔鐘意佢嘅製成品——例如根本唔鍾意蔬菜,咁「宜家效應」就唔會出現!

shutterstock_1033546267

換句話說,你嘅小朋友係咪真係有興趣參與,筆者認為十分關鍵,要是小朋友是被迫參與,他可能會討厭製成品多過鍾意佢——變咗「宜家反效應」!

==============================

Text & Photos : Scientific Papa

【誠徵Bloggers!】想分享你的懷孕及育兒日常?請將投稿連同約40字個人簡介和近照一張,電郵到: [email protected],我們會幫你開設個人專欄,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FB專頁,快點踴躍投稿吧!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