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餵藥大作戰】小朋友怕吃藥 溝果汁牛奶得唔得? 藥劑師提醒:要避開6種飲品 以免影響藥效
「小朋友抗拒食藥」絕對是每位家長的噩夢。為了讓孩子乖乖服藥,家長們各出奇謀:有人將藥粉混入牛奶中「偷渡」,有人則用果汁、甜飲哄騙。然而,身兼藥劑師及圖文作家的米八芭提醒,這些看似方便的做法,其實暗藏風險。她坦言,自己身為藥師,理應宣導「食藥配開水」,但當了媽媽後才深刻體會「紙上談兵太理想」,現實是要想盡辦法讓孩子把藥吞下去。
Photo from MamiDaily
兩大餵藥地雷
米八芭透過在個人專頁分享,有兩種家長最常用的餵藥方法並不可取:
地雷一:將藥粉混入牛奶或果汁
這是最不建議的做法。首先,孩子很可能因為藥物的苦味,導致連牛奶或果汁都拒絕喝完,造成藥物劑量不足。更糟糕的是,這可能讓孩子對牛奶或奶樽產生負面連結,造成「厭奶」,長遠影響其營養吸收與成長。
地雷二:隨意搭配飲品
雖然用開水最好,但若真的需要用飲品輔助,也絕非所有飲品都安全。米八芭警告,有6種飲品應「務必避開」,因為它們已被證實會與部分藥物產生明顯的交互作用,影響藥效甚至增加副作用。
Photo from MamiDaily
必須避開的6大飲品
米八芭明確列出,如果真的需要用飲品送藥,應避開以下6種飲品。有網民好奇問:「請問為甚麼柳橙汁、葡萄汁不可以?」米八芭解釋:「是比較明確會跟部分藥品產生交互作用,建議盡量避免!」
| 食藥必須避開的6大飲品 | |
| 1 | 葡萄柚汁 |
| 2 | 橙汁 |
| 3 | 提子汁 |
| 4 | 咖啡 |
| 5 | 茶 |
| 6 | 牛奶/奶類飲品 |
Photo from MamiDaily
「安全餵藥」建議
既然溝奶、配果汁都隱藏風險,家長應如何是好?米八芭提供了幾個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使用「矯味專用糖粉」: 可在藥房購買專為藥物調味的糖粉,專門用來掩蓋藥物苦味,減少與藥物的交互作用。
善用輔助工具: 對於年紀較小的嬰幼兒,建議使用餵藥器、空針筒、小藥杯或湯匙等工具,確保藥物能準確送入口中,並與日常飲奶的奶樽分開。
做好心理準備: 網上亦有家長分享心得,建議在餵藥前30分鐘開始「預告」,慢慢提醒小朋友要食藥,讓他們有心理準備,但應避免在飯前說,以免孩子將「食飯」與「食藥」連結起來,反而導致不肯吃飯。
總括而言,餵藥雖然辛苦,但家長仍需保持耐心,嘗試找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並優先考慮安全性,避免因一時方便而影響治療效果。
Photo from MamiDaily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