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閱讀】6個小貼士—讓孩子愛上閱讀
閱讀能提高幼兒的語文能力,並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親子閱讀能培養親子關係,3-6歲的幼兒開始對故事情節、角色、人物產生興趣,如何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習慣,對他們的成長有莫大的禆益。
Photo from MamiDaily
3-6歲幼兒閱讀的特徵
1. 對故事情節開始產生興趣
孩子逐漸能理解簡單的故事情節和角色之間的互動,他們對不同主題的故事尤為感興趣。
2. 圖像是引導閱讀的關鍵
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夠通過精美的插圖來理解故事內容,圖文結合的書籍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
3. 語言能力快速發展
孩子能夠理解更長的句子,也開始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複述故事,甚至對故事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見解。
4. 對重複閱讀充滿熱情
孩子喜歡重複閱讀同一本書,這不僅讓他們感到熟悉和安全,還能幫助鞏固語言能力和記憶力。
5. 開始對文字和字母產生初步興趣,並提出問題
孩子逐漸意識到文字的存在,會詢問「這是什麼字?」或試圖辨認一些簡單的詞彙。孩子也會在閱讀的時間提出問題,他們喜歡問「為甚麼?」
親子閱讀小貼士
1. 選擇適合的書籍
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書:選擇故事情節簡單、角色鮮明且能引起孩子共鳴的書籍,例如關於動物、家庭或冒險的故事。
Photo from MamiDaily
圖文並茂的書籍:插圖豐富的圖書能吸引孩子的目光,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情節。
Photo from MamiDaily
與孩子興趣相關的主題:如果孩子喜歡恐龍、交通工具或公主,選擇相關主題的書籍能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
2. 創造有趣的閱讀環境
設立閱讀角落:在家中布置一個專屬的閱讀空間,放置舒適的坐墊和書架,讓孩子將閱讀與放鬆聯繫起來。
保持書籍的可見性:把書籍放在孩子可以輕鬆拿到的地方,讓他們隨時接觸到書本。
Photo from MamiDaily
3. 親子共讀,增加陪伴感
用生動的語調朗讀:利用不同的聲線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或情緒能讓故事更具吸引力。比如,模仿動物叫聲或用誇張的方式表達情緒。
鼓勵互動:在閱讀時提問,例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或「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角你會怎樣做?」讓孩子參與到故事中來。
分享感情和經驗:利用故事中的情節,將故事與孩子的生活經驗連結,例如向他們提問:「乘搭巴士的時候有甚麼規則需要遵守?」
4. 讓閱讀成為日常習慣
固定閱讀時間:在睡前或放鬆時安排固定的閱讀時間,讓孩子把閱讀當成生活的一部分。
短時間高質量:3-6歲的孩子專注力有限,閱讀時間不需要很長,但過程要愉快且有趣,讓孩子享受閱讀的過程。
5. 鼓勵孩子自主參與
讓孩子挑選書籍:帶孩子去圖書館或書店,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這能增強他們的閱讀動機。
Photo from MamiDaily
鼓勵孩子講故事:聽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複述故事,或讓他們創作新的故事結局,這不僅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激發創造力。
6. 利用遊戲與活動延伸閱讀內容
結合手工或遊戲:閱讀完書後,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與故事相關的手工,例如角色面具或場景繪畫。
角色扮演:和孩子一起模仿書中角色,通過利用簡單的道具和扮演的方式重現故事情節,讓閱讀變得更加生動。
Photo from MamiDaily
總結
在3-6歲這個語言學習與想像力發展的黃金時期,親子閱讀可以促進孩子的語言能力,並能加深親子之間的情感連結。通過選擇合適的圖書,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和以活動方式延伸閱讀內容。當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不只是打開一本書,更是打開了通過世界的大門。好好享受親子共讀的時光,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陪伴孩子一同探索,一起成長,共同創建美好的回憶。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