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娩】胎兒突沒羊水 胎心音減速情況危險 醫生一招高難度技術 救母嬰3人
台灣醫生分享了一則驚險的醫療案例,讓無數網友為之動容。一位懷有雙胞胎的準媽媽,原本預計一星期後剖腹生產,卻因一次定期產檢,意外地發現其中一個胎兒情況危急,醫生採用了高難度的技術「帶殼分娩」,最終皆大歡喜。
Photo from MamiDaily
產檢發現胎兒羊水流失
台大婦產科醫生施景中在臉書上分享,一名已預約剖腹生產的雙胞胎孕婦,進行例行性產檢時,醫生發現體型較小的胎兒「突然沒有甚麼羊水了」,雖然胎心音檢查(NST)顯示只有輕微減速,但出於謹慎,施醫生仍立刻安排她入住產房,準備隨時進行手術。
沒想到進了產房之後,監測器一接上去,寶寶的胎心音就急劇下降,情況危急,必須馬上進行緊急剖腹生產。在手術中,施醫生迅速娩出第一個健康的寶寶,但面對第二個體型太小且幾乎沒有羊水的寶寶,他決定採用一種罕見而高難度的技術——「En caul」(保留胎膜囊剖宮產術)來生產。
Photo from 翻攝自FB@Jin-Chung Shih
施高難度分娩技術
這種技術又名「帶殼分娩」,是指在剖腹產手術中,將胎兒連同完整的胎膜囊和羊水一同娩出。施醫生描述,當時看到寶寶被羊膜緊緊包裹,只露出個小腳丫,身邊滿是濃稠的胎便。這場驚心動魄的手術在與新生兒科醫生的通力合作下順利完成,寶寶在出生後經過急救,很快恢復了正常的呼吸。
事後回想,施醫生坦言:「當時如果沒有安排孕婦昨天的例行性回診,拖到下週一才開刀的話,這個小孩子可能就沒了。」這場及時的產檢,成了這對雙胞胎寶寶的救命關鍵。
Photo from MamiDaily
甚麼是「帶殼分娩」
「保留胎膜囊剖宮產術」(En-Caul)是一種專門用於早產兒分娩的技術,被稱為「帶殼分娩」。胎兒出生時,不破水,直接將整個胎囊和胎盤娩出,這項手術對醫生的技術要求極高,因為薄如蟬翼的胎膜(僅0.02-0.05毫米厚)極易在手術中破裂。
為甚麼要採用這種技術?為的是降低新生兒損傷風險,完整的胎膜囊能避免手術器械直接接觸胎兒,並防止胎兒誤吸羊水和胎便,有效降低窒息風險。此外,胎膜內的羊水能緩解子宮收縮對胎兒的壓力,減少胎兒應激反應,特別是對於脆弱的早產兒,能降低腦出血的發生率。對媽媽而言,可避免羊水進入母體,有效預防可能危及生命的羊水栓塞,增加孕婦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