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工人】常被6歲仔命令 媽媽慘變工人感崩潰 網民教「堅持底線法」超有用
在多數家長眼中,6歲的孩子應該已經開始懂得禮貌表達、學習控制情緒,但對某些父母而言,這個階段卻充滿挑戰。有位媽媽就在 Reddit 上無奈分享,自己每天彷彿成了孩子的「貼身僕人」,不僅被呼來喚去,孩子開口說話更是毫無禮貌、語氣命令。她的經歷引起大量網民共鳴,也有人分享自己實際使用過、有效改善的做法。
Photo from MamiDaily
孩子命令媽媽拿果汁
這位媽媽回憶,有天她剛忙完午餐,才坐下來喘口氣,6歲的兒子便從另一個房間大聲吼:「我要喝果汁!」她一開始沒聽見,等聽到後便溫和回應:「你可以喝啊,自己去冰箱拿吧。」沒想到兒子卻固執地回:「不!我要你幫我拿!」接著情緒失控,直接大吼出來:「我現在就要喝果汁,媽媽!」
雖然媽媽明知只要起身就能輕鬆解決問題,但孩子那種命令式又情緒化的表達方式,讓她深感不安:「這已經不只是要不要幫他的問題,而是他根本不懂如何好好說話。」她透露,自己的兒子從小就不太會用禮貌方式表達需求,一旦遇到被拒絕,往往就是立刻崩潰大哭。
Photo from MamiDaily
凡事都命令媽媽處理
這樣的情境早已成了日常。不論是口渴、覺得冷,還是想要玩具,孩子從不自己動手,而是理直氣壯地用命令的語氣喊媽媽來處理。媽媽無奈表示:「我不是不願意幫忙,但他們從來沒有試著用『請問』或『可以幫我……』這類話來表達,對他們來說,好像只要開口吼一聲,大人就該服從。」
Photo from MamiDaily
媽媽希望能改善現況
更令她困擾的是,從孩子還在牙牙學語時,她就不斷灌輸「請」和「謝謝」的觀念,然而多年下來,仍毫無改變。只要聽到「不行」或「你自己來」,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爆哭、崩潰、抗拒任何形式的挫折。「我從來不是要求他們什麼都自己來,只希望他們能學會好好說話,明白父母不是他們的僕人。」
甚至連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自己拿水、蓋毛毯,孩子也拒絕執行,態度還可能變得煩躁暴怒。她坦言:「我愛我的孩子,也願意為他們做很多事,但如果他們一直無法練習獨立與情緒調節,對誰來說都不是好事。我希望他們懂得尊重,也希望我不用每天都像在伺候一個任性的皇帝。」
Photo from MamiDaily
網民提出建議「堅持底線法」
對此,不少網民提出建議,認為家長不妨試著畫清界線,幫助孩子建立語氣與行為的認知。當孩子用命令口吻說話時,不妨堅定回應:「我不會在你這樣說話時幫你。」等到孩子願意用禮貌方式重新表達,例如「可以請你幫我拿果汁嗎?」時,才給予協助。
也有人提醒,父母的態度必須一致、立場要清楚。若孩子總能在無禮的情況下如願以償,他們自然不會認真對待「請與謝謝」的重要性。
除了語氣之外,對於孩子凡事不肯自己動手的情況,有網友建議,可以嘗試給孩子明確選項,例如:「我現在沒空,你可以選擇自己去拿,或等我有空再幫你。」即使孩子因此大哭,只要沒有傷害自己或他人,也應讓情緒自然平息,而不是急著安撫或讓步。
表面看來這樣的做法可能較為冷硬,但不少網民指出,這其實是在幫孩子建立內在的情緒管理機制。有家長分析,孩子之所以會尖叫發飆,可能是因為他們潛意識知道,大人不該無條件被支配,但他們還無法用言語表達這種不安,只好用情緒取代。
延伸閲讀:
延伸閲讀:
Text:Mami Editorial
Source:Red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