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必讀】寶寶健康亮紅燈?深入解析罕見「泡泡男孩症」複合型免疫缺乏症與先天性基因疾病風險 及早守護孩子成長

【媽媽必讀】寶寶健康亮紅燈?深入解析罕見「泡泡男孩症」複合型免疫缺乏症與先天性基因疾病風險 及早守護孩子成長

健康資訊 兒童健康
By zoe.lau on 16 May 2025

媽媽從感受寶寶在腹中悸動的那一刻起,最大的心願便是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然而,從懷孕到新生兒誕生的過程中,總有些許擔憂縈繞心頭,特別是關於寶寶健康的未知數,例如那些我們可能不甚熟悉的「先天性基因疾病」。

目錄

有些嬰兒自出生起便需面對嚴峻的健康挑戰。例如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 (SCID),俗稱「泡泡男孩症」。究竟這是怎樣的疾病?它對寶寶有何影響?發生的機率有多大?作為父母,我們應如何及早發現並做好準備?一起了解如何為寶寶的健康築起最堅固的防線。

有些嬰兒自出生起便需面對嚴峻的健康挑戰。作為父母,我們應如何及早發現並做好準備?

寶寶健康至上:認識先天性基因疾病

媽媽們心中難免會對寶寶的健康存有疑問:寶寶吃得好嗎?睡得足嗎?會不會容易生病?其中,最令新手父母感到憂慮的,或許就是「先天性基因疾病」。

「先天性基因疾病」是指嬰兒出生時即已存在的健康問題,可能涉及結構、功能或代謝方面的異常。它們多與基因相關,可能是遺傳自父母,也可能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基因發生了自發性突變。這些疾病種類繁多,嚴重程度差異甚大,有些影響輕微,有些則可能嚴重阻礙寶寶的成長發育,甚至危及生命。

儘管絕大多數嬰兒都能健康出生,許多罕見先天性基因疾病的發病率可能僅為數萬分之一,甚至十萬分之一,但對於不幸遇到的家庭而言,這就是百分之百的現實。因此,多一分了解,便能多一分準備。

「先天性基因疾病」種類繁多,嚴重程度差異甚大,有些影響輕微,有些則可能嚴重阻礙寶寶的成長發育,甚至危及生命。

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 (SCID) - 「泡泡男孩症」的真相

SCID 是一種極其嚴重的先天性免疫系統疾病,全球新生兒的發病率約為五萬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 (1/50,000 - 1/100,000)。患有SCID的嬰兒,其體內負責抵抗感染的關鍵免疫細胞,特別是T細胞(某些類型亦會影響B細胞和NK細胞),無法正常發育或發揮功能。通俗地說,這就像寶寶一出生就失去了免疫防護屏障,身體幾乎完全無法抵抗細菌、病毒和真菌的入侵。

此病症通常在嬰兒出生後的首幾個月內顯現症狀。若未能及時獲得適當治療,嬰兒會因反覆且嚴重的感染,很可能在一至兩歲前夭折。因此,早期診斷與及時治療對SCID患兒至關重要!

如何察覺寶寶可能患有複合型免疫缺乏症 (SCID)?留意這些健康警號!

  1. 反覆、持續且嚴重的感染:這是最典型的警號!例如寶寶頻繁患上肺炎、中耳炎、鵝口瘡(口腔念珠菌感染)、皮膚感染、腦膜炎、敗血症等,且感染難以痊癒,或使用抗生素後效果不彰。 
  2. 慢性腹瀉: 可能因腸道受感染,免疫系統無法清除病原體所致。 
  3. 生長遲緩: 寶寶的體重和身高增長顯著落後於同齡嬰兒。 
  4. 皮膚問題: 如持續性的尿布疹、濕疹,或其他難以癒合的皮疹。

SCID通常在嬰兒出生後的首幾個月內顯現症狀。因此要多加留意寶寶的健康狀況。

應對罕見病:超越醫藥費的隱性負擔

確診SCID,對任何家庭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除了必須面對寶寶反覆感染、治療過程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外,還有許多隨之而來的「隱性成本」和壓力:

  • 龐大的醫療開支:長期的支持性療法、住院費用、藥物費用,均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未必是每個家庭都能輕易承擔。 
  • 密集的醫療照護:寶寶需要頻繁往返醫院進行覆診、檢查和治療 
  • 特殊的家居護理:為避免感染,可能需要格外注意家居清潔消毒,甚至採取特殊的隔離措施。 
  • 對家庭生活的衝擊:家長可能需要暫停工作以全職照顧寶寶,影響家庭收入。家中其他子女也可能需要額外的關顧和心理支援。 
  • 聘請外傭或專業看護:或需額外人手協助照顧,聘請家庭傭工甚至受過專業訓練的看護人員又是一筆額外開支。 
  • 沉重的精神壓力:對寶寶病情的擔憂、治療效果的不確定性以及對未來的焦慮,對家長的心理構成極大考驗。

及早診斷,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對於SCID而言,早期診斷是成功治療的關鍵! 

診斷方法
新生兒篩查 檢測嬰兒足跟血的TREC(T細胞生成副產物)水平。若TREC極低,表示嬰兒T細胞可能嚴重不足,需立即深入檢查。建議考慮將SCID納入新生兒篩查計劃,亦可向醫院或診所查詢。
血液測試 評估T、B、NK細胞的數量與功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SCID患兒通常表現為T細胞數量嚴重缺乏。
基因檢測 若懷疑為SCID,基因檢測有助於確定致病的基因突變,從而確診SCID的具體類型,這對於指導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對於SCID而言,早期診斷是成功治療的關鍵!

未雨綢繆:Bowtie仔女成長危疾保 - 全港首創先天性基因疾病¹保障

從懷孕到孩子成長,每個階段都有健康風險。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保障,但市面保險選擇常有不足:自願醫保對先天性疾病的保障有年齡限制,且並不保障相關照顧費用;危疾保險則常捆綁儲蓄成份,保費較為高昂。

Bowtie仔女成長危疾保:由懷孕18週起 保障子女成長每一階段

Bowtie 仔女成長危疾保最早接受媽媽懷孕18²週時投保,新生兒只要在香港出生,嚴重情況及先天性疾病都受保³

  1. 懷孕期: 保障妊娠併發症²,助媽媽及早治療。
  2. 新生兒期: 保障轉移至寶寶,涵蓋常見問題如黃疸照燈、因病入住ICU⁴
  3. 成長期: 為影響發展的先天性或基因疾病,提供一筆過賠償3,減輕父母的財政壓力。

更全面保障

  • 全港首創「先天性基因疾病」保障: 除先天性疾病及新生兒狀況外,特別納入16種罕見但影響深遠的基因疾病1
  • 涵蓋兒童及成人危疾: 不僅保障川崎病、成骨不全症等兒童危疾,亦因應疾病年輕化趨勢,納入部分成人危疾(如癌症、中風),為受保人提供更廣泛保護。
  • 「愈供愈平」的定價機制: 保費按照孩子不同歲數的患病風險而定價。隨著他們長大,診斷出先天性疾病的風險減低,保費亦將隨之下降。

Bowtie仔女成長危疾保最早接受媽媽懷孕18週時投保,新生兒只要在香港出生,嚴重情況及先天性疾病都受保!

養育孩子是一段充滿愛、喜悅,同時也伴隨著責任與擔憂的旅程。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也無法完全規避所有風險,但我們能做的,是在能力範圍內,為寶寶的健康與未來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增加對先天性基因疾病的認識,留意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健康警號,考慮為寶寶安排新生兒篩查,並及早規劃一份安心保障,有助於我們在面對挑戰時,能多一份從容,少一份徬徨。

想了解更多保障範圍,撳入了解更多:https://bit.ly/4d6Zla5

*Bowtie 仔女成長危疾保由 Bowtie 所承保,產品只擬於香港銷售。以上資料只供參考。有關產品詳細條款及細則,產品風險以及不保事項,請參閱相關產品網站及保單。

資料來源:
¹此處提及的「基因疾病」意指被稱為「先天性代謝缺陷」的疾病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簡稱代謝病或IEM),Bowtie仔女成長危疾保是香港首個為此類疾病提供保障的保險產品,有關「基因疾病」的細節及定義將列承保疾病、危疾及手術程序定義
²懷孕媽媽保障只適用於在懷孕18 週至 31 週過後、已完成「照結構」檢查,且報告無異常後投保的客戶,設 30 天等候期。
³每種疾病及情況需符合承保疾病、危疾及手術程序定義才可獲得賠償。
⁴此計劃下每種疾病及及醫療情況需符合承保疾病、危疾及手術程序定義才可獲得賠償,且只可獲賠償一次。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