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英語課堂不是越多越好?這個觀點很有趣
當提到英文課堂在學校時間表當中的角色,很多家長一定會認為越多越好。很正常,在香港很多家長都想孩子學好英文,那麼其實又是否一定是越多越好呢?我最近閱讀了一位資深英國老師Zoe Enser的文章《為何學校應減少英語課時》,想和大家分享了文章一些主要觀點,分析當前英語課程時間分配對學生整體學習的影響,並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
Photo from MamiDaily
英語課程的重要性與挑戰
英語作為學校課程中的核心科目,無疑在學生的學術成就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它不僅是所有學科的學習工具,也是獨立的學術領域。
然而,將過多的時間投入到英語課程中是否真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Zoe Enser提到,增加課時並不必然導致教學質量的提升,反而可能因缺乏明確的目標而浪費時間。
在一些學校,英語課程可能已經佔 據了過多的課表時間,導致其他科目(如科學、歷史或地理)被壓縮。
這種做法雖然意圖良好,但可能忽略了其他學科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
例如,歷史和地理的學習能幫助學生理解英語文本中的文化和背景,而科學知識則可以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最重要的還是兩個字,平衡。
Photo from MamiDaily
英語課程時間的有效利用
文章中的一個核心觀點是:時間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Zoe Enser提到,她所在學校因增加了英語課時而不得不臨時填充課程內容,結果卻未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或寫作能力。
例如,學生雖然參加了更多的圖書館閱讀課,但許多學生只是機械性地翻閱書籍,進步有限。這些例子顯示,時間的增加如果缺乏有效的規劃,只會導致效率低下。
結論
英語課程的時間分配應該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避免一味地追求課時的增加而忽視其他科目的價值。我們需要與學校共同努力,確保每一分鍾的學習時間都被有效利用,讓孩子在語言能力和其他學科素養上取得均衡的進步。
透過適當的課程設計和家長的支持,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同時培養他們多元的興趣和能力。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