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訪】小息100分鐘/星期五變為溫習日,學生在校完成功課,學習態度更佳
社會關注學生身心靈健康,教育局建議全日制小學應有1小時40分鐘午膳及小息。本學年,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參考了相關建議,進一步調整上課時間表,讓學生每天有100分鐘休息時間,並把星期五訂為「溫習日」,藉此提升學生學習的幸福感。除了這些措施,學校也有不少關懷學生的行動。為何學習的幸福感這麼重要?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范校長怎麼說……
Photo from 范婉君校長
望學生在學校幸福、快樂
校長范婉君表示,學校的理念是讓同學「愉快、有效地學習」,上學不只是開心,更要學得有效率。於是,學校考慮調節上課時間表,顧及學生的身心靈健康,讓同學覺得回校上課是幸福、快樂的事,並且學得有自信、有成效。過去數年,校方不斷優化時間表,至今個學年基本上敲定。
再次優化時間表
今年一月,明道小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優化上課時間表」,學生每天擁有100分鐘休息時間。范校長指,在優化措施下,同學每上兩節課就有一個小息,一日共有三個小息,而在這三個小息中,校方會安排多元化的活動讓同學選擇參加。
Photo from 學校提供
動態方面,學校安排了「小息『體』你玩」,是一些體能挑戰活動,讓同學突破自己或他人的紀錄,亦會安排Switch遊戲,同學可以在小息時做輕量運動。學校也開放不同設施,如:球場、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場等,讓同學進行不同類型的球類活動,放放電。
Photo from 學校提供
Photo from 學校提供
與社工、校牧聊天
靜態方面,學校開放圖書館,設有讀書會,由校長、副校為同學講故事;學校也會開放電腦室和STEAM Room,讓同學玩機械人、電腦。假如小朋友想與人聊天、聽他人分享,學校設有「快樂放Zone」,社工會和同學一邊玩玩具、一邊聊天;也會開放「宗教活動室」,校內的牧師、傳道人、幹事會接待同學,與同學一起玩遊戲、聊天、祈禱,希望這些活動可以照顧同學身、心、社、靈四方面的需要。
Photo from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FB
做小活動舒展腦筋
上完一天的八節課後,學校設有延伸學習時段,開始之前,安排「Chill輕鬆5分鐘」時間,老師預備不同材料,讓同學進行五分鐘小型活動,如:brain break、護眼操、伸展、唱歌等,讓大腦、眼睛、心情放鬆,調整自我,再做接下來的工作。所花的時間不多,但可以令同學舒緩情緒,重整專注力。
在校完成部分功課
那甚麼是延伸學習時段呢?校長表示,這其實是做功課時間,由科任老師當值,指導同學完成課業,同學遇到問題可以請教老師,藉此梳理當天所學,目的是讓同學做好部分功課。范校長指出:「按我們統計,同學大致能完成七至八成功課」,有助減輕同學回家做功課,以及家長跟進子女功課的壓力。
星期五變為溫習日
香港學校的教學緊湊,老師加時補課至晚上也未必能教完課程內容。說到明道小學優化措施的另一亮點,便是將星期五訂為「溫習日」!中英數三個主科各自運用一節課,為學生鞏固學習,例如:老師會總結該星期的教學重點,指導同學溫習策略,或在批改課業時發現同學有學習難點,利用溫習日作出回饋和跟進,適時鞏固星期一至四所學,打好基礎,為下個星期的新學習作準備。
Photo from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FB
Happy Friday設計不同體驗活動
逢星期五最後兩節稱為「Happy Friday」,讓同學參與不同類型的體驗學習活動,除了校內活動,同學亦可以外出到社區,如:遊覽圖書館、郵局、超市等,了解社區運作,老師也會從中進行教學,如:教同學寫信和地址,讓他們寄到自己家中。范校長指,這些活動都十分有趣和有意義,能讓同學綜合應用不同範疇的學習。
Photo from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FB
學生、家長感鼓舞
對於學校調節了的措施,家長又怎麼看?會不會擔心孩子趕不及學完課程內容?范校長坦言,不論學生、家長都很開心,她表示:「今時今日,家長不會只要求子女死讀書,大家都好明白身心靈健康的重要,個人快樂、有精神,做事才會有效率,成效才更大。小朋友玩太多會否『心散』?其實,遊戲也可以是一種學習,至於小息後要同學立即回復專注力,老師也是很有辦法的。當然,同學漸漸習慣了,明白休息有時,學習有時,態度自然會良好」,她認為明道小學的同學每個都很乖、很守規矩。
同學的學習態度變好
調整了時間表,同學有沒有變得開心?范校長表示肯定,因為校園內經常聽到同學們歡樂的笑聲,大家做甚麼活動也很投入。這幾年不斷優化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度沒有變差,反而更好,范校長解釋:「因為孩子喜歡學校、喜歡老師,也知道感恩。當他們喜歡上學時,很多事情就很容易實行,如:進行學習、培養正面價值觀及態度、安排活動等……同學的學習態度良好,成效自然不會差。」
Photo from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FB
學習是有意義、快樂、充滿幸福感的!
小編留意到學校社交平台上的一篇帖文中提及:「學習可以是『有意義.快樂.充滿幸福感』,明道小學重新修訂上課時間表,透過不同措施配合,讓學生擁抱幸福感,減輕學習壓力,關注精神健康」,原來學習是可以與「幸福感」掛鉤的!那麼這種學習的幸福感從何而來?為何有幸福感能驅動學習?
有幸福感的學習更重要
校長笑言:「其實道理很簡單,當你感到幸福,自然願意付出嘗試,當你多付出嘗試,自然較容易有成功感,遇到困難時也會勇於面對,無他,就只因為喜歡和享受。很久之前,教育局呼籲『求學不是求分數』,個人十分認同,學習成果並非最重要,學習過程中獲到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也是不容忽視的,能在過程中投入,學生學到的遠比試卷上的分數重要,包括:肯試肯做的態度,以及生命的韌力等。同學會面對挑戰困難,也要學習與他人溝通磨合,如果有幸福感,一切就會變得容易。」她認為,要做到以上各點,學生對學校的觀感也很重要:「如果他們回到學校不開心,你要求他們多想一點、多做一點,他們是不會情願的」。
鼓勵同事設計活動
確實學校在關注學生身心靈健康上作出了不少努力,學校社交平台上不時見到老師安排的活動,如:在陸運會為同學送上熱飲、冬天請同學吃關東煮、老師親手寫心意卡等,非常有心!對此,范校長表示,她鼓勵同事給予活動提議,有任何能提升學生幸福感、為他們打氣、表達關愛的構思,她覺得可行,都會支持同事去做。
Photo from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FB
Photo from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FB
老師關注學生精神狀態
三年疫情,青少年情緒受影響,更出現不少學童自殺的新聞,令社會憂心學生精神健康,未知校長怎麼看?范校長表示,她理解學生在疫情期間減少接觸外界,也不能外出玩耍,社交、溝通機會減少,影響了群性發展,因此,老師在疫情時做了很多功夫,經常與家長、同學聯絡,課間留意同學的精神面貌,約個別同學在Zoom傾談,所以即使復常後,同學的精神健康未出現很大問題。
望學生在各方面有好發展
同時,范校長認為學生的群體生活仍有改進空間,因此,疫情後,學校推動了不少措施,再逐步優化,目的是讓學生感覺幸福、有自信及愛上學校,以能積極參與各樣活動,她認為:「讀書不是不重要,但我們都要平衡各方面,希望學生有全面、均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