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教養】贏在起跑線一定無輸?過早催谷適得其反 家長別再跟風培育人工「天才」

【教養】贏在起跑線一定無輸?過早催谷適得其反 家長別再跟風培育人工「天才」

教育路
By edwin.yeung on 13 Feb 2023
Digital Editor

現今不少家長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即使子女年幼,但已經為他們安排一系列學前補習班、興趣班,對孩子的成長發展又是否好事?

家長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這樣做,對孩子一定是好事?Photo from 《理想國》劇照

針無兩頭利

從小孩兩、三歲時便開始安排興趣班、學術課程等,無疑對將來入讀小學大有幫助,最起碼他們識多些文字、增進詞彙,可以更容易地跟上課堂內容,學業成績順理成章地名列前茅。

然而,某些壞處我們必須正視。首先,學前教育會加重經濟負擔。眾所周知,在香港的消費開支向來龐大,名牌補習導師、名牌學前班動輒每月要花上過千成萬元,對一般家庭肯定會有壓力。

本地不少孩子由兩、三歲起,便開始上興趣班、學術課程Photo from 《寶寶大過天》劇照

「跟風」只會適得其反

其次,家長若抱着「人有我有」的態度,見其他孩子去上興趣班而「跟風」,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某種活動抗拒,甚至造成陰影。舉個例子,譬如孩子討厭吃其中一種食物,可是父母強迫他們一定要吃,幸運的話孩子會慢慢接受和適應;相反,有些孩子可能會從此不吃、一想到這些不快經歷,便會更加抗拒。

迫得太緊,孩子也怕了學習Photo from MamiDaily

期望越大 失望越大

當父母付出金錢和時間在子女身上,無非希望他們成材,能夠學以致用。但這種期望除了造成子女的壓力,更會讓家長的心態失衡。「為何其他孩子可以,你不可以?」、「我從你小時候已經悉心栽培你,為何到現在還是沒進步?」

補習未必一定好,一旦孩子補習後仍落後他人,家長通常只會覺得是孩子資質差、懶惰不用功,這同樣會造成父母與子女間的不和諧。

孩子早點識字,加上導師悉心教導,自然較同齡小童出眾;但這是人工培育下的「天才」,並非天資聰穎,當子女到小學、中學時,真正的天才便會在學業上更加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甚至他們毋須通過任何補習、課後興趣班去提升。而自小便催谷的孩子,經過多年集訓,早已疲態畢露,無法再「谷」,此時做父母的你會怎麼想?

人工培育下的「天才」,去到中小學階段便可能比下去Photo from 《親親我好媽》劇照

童年不應該只顧讀書

假若在孩子小時候便安排一系列補習班,除了他們精神上未必能應付,更會衍生出更抗拒的態度。「為甚麼他們可以到公園玩,我要到補習班?」甚至有長年單獨補課的孩子,幾乎沒嘗試過與同學下課一起玩樂,最後與同學關係疏離,情緒更容易低落。

孩子在三、四歲應該學的是基本自理能力,家長應該發掘孩子潛能,以便日後的成長發展,而非一味催谷成績和學習。當然,如果孩子很渴望念書,從小好學不倦,那麼適當的讓他們提早接觸課本,學習生字亦無不可,因材施教是教師和家長的責任。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