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孩子情緒】運用「想說做」壓力控制好
作者: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委員 張溢明先生
學期已近尾聲,在疫情反覆的日子裡,學生在這個學年之中均在「網課」與「上學」之間徘徊。相信不少家長會很關心孩子的學習進度,以及他們的身心和精神健康狀況。即使壓力人人有,但未必所有人能夠「講出口」。家長不妨多留意孩子的情緒行為,是否有以下轉變:
- 無故動怒、煩躁不安
- 無原因的身體不適
- 社交退縮,不願和同儕共處
- 對抗權威,在學校或家中與成人爭拗
- 難以集中精神
- 行為倒退,出現較年幼時才有的行為
- 要求父母給予額外關注
以上都是一些常見的壓力反應。要提升孩子面對壓力時的「抗逆力」,家長可從孩子的想法、說法和做法三方面入手: - 想:壓力人人有,但會隨著時間過去;另一方面,一些重要、或我們特別關注的事,也會使我們尤其感到壓力,所以不妨把「壓力感覺」視為「提醒我們小心謹慎」的力量;
- 說:家長可以運用恰當的說法讓孩子感到被理解,鼓勵孩子表達內心感受,例如: 「你覺得(情緒),因為(事件/原因)。」、「可以將令你擔心的事講(寫/畫)出來。」、「我知道你有點手足無措,爸爸/媽媽會陪著你,直到你的不安感覺慢慢消失。」;
- 做:家長日常引導孩子面對負面情緒時,可運用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以紓緩情緒,例如深呼吸、倒數10至1、飲水、聽音樂等。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家校會)會就家長關注的議題,舉辦多元化的家校活動。有關詳情,歡迎瀏覽家校會網頁(https://www.chsc.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