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爸B教路!手足口病急救大法:茶療、食療
開學已經差不多兩個月了,近日多間幼稚園爆發手足口病,而10月至12月為小型高峰期,真是令爸媽十分擔心。「中醫爸B」馬琦傑醫師指出:手足口病在中醫角度屬「溫病-時行疫毒」一類,病位主要在肺、脾、心,傳染性強,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紅疹為主要特徵,但不一定所有部位會全部出齊。究竟手足口病有甚麼病徵呢?又可以怎樣預防呢?
Photo from MamiDaily
馬琦傑醫師分享指,他的女兒曾患上手足口病。在發病初期,女兒胃口欠佳、舌尖紅、舌頭上有泡泡(滋脷),有鼻涕、咳嗽、痰鳴音,其後一天更發熱至38.5度,睡不安寧。當時她服用疏風清熱中藥1天後,已發汗退燒,其他症狀亦得以緩解,大便呈軟泥狀,比平常的臭。之後再發現在左手手腕中,有一粒水泡紅疹,不過已逐漸消退。
馬醫師表示中藥療程大概5至10天,一般來說,病情需以個人體質再作?輕重。日常亦可以食療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而食療也要因應體質和病情的時期而決定。
Photo from MamiDaily
預防勝治療
中醫認為預防手足口病或感冒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香囊,可讓小朋友在白天時攬在胸前(盡量接近鼻口);在晚上睡覺時則可放枕邊,具保護呼吸道及增加抵抗力的功效。
馬醫師亦提醒大家要做好以下7點預防腸病毒:
1. 減少到人多擠迫的地方
2. 避免與疑似患者接觸
3. 加強個人衛生,接觸眼、鼻、口、進食前等必須清潔雙手。接觸過公共物件後要清潔雙手
4. 加強清潔小朋友玩具,不共用玩具
5. 作息定時,避免熬夜
6. 飲食清淡,避免煎炸油膩、生冷惹濕
7. 使用預防手足口香包,提升抗病力
另外,馬醫師指出當小朋友發燒時,有不少家長依然堅持讓孩子上學,對他來說有點不可思議。他提醒家長,如孩子出現發燒、起水泡等的症狀,必定要有足夠的休息及補充足夠的水份,絕對不要勉強孩子去上學,不然有可能引發更多併發症,危及生命健康。
Photo from MamiDaily
手足囗小水泡茶療
馬醫師指如手或腳出現突起的小紅疹、水泡,請盡快飲用以下茶療。
豆豆紫草茶
材料:赤小豆、綠豆、白扁豆、黑豆各5錢,紫草根2錢、甘草1錢
製法:
1. 赤小豆、綠豆、白扁豆、黑豆先用清水浸半小時備用
2. 將其他材料洗淨後,全放入煲中,加入適量的水
3. 大火煮滾後,轉用中小火煮約45分鐘,待温度合適即可服用
*適合3歲或以上人士服用
Photo from MamiDaily
食療
山藥綠豆荷葉粥(適合暑濕天時服用)
材料:鮮荷葉2張,綠豆30g,山藥30g,白米50g。
做法:將荷葉切碎,加入綠豆一起煮粥。
功效:鮮荷葉祛暑解熱、綠豆清熱解毒、山藥健脾和中。
注意:
・不要弄穿水泡
・若出現發燒並且有持續昏睡、持續嘔吐、肌肉抽搐,應立即送院治療。
・腸病毒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充分休息是必須和重要,注意保充水份。
・中醫會按照證型去採取相應的治則和治法,如疏風、清熱、袪濕等等;而西醫主要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止痛等症狀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