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老】「生一個老十年」係真?科學拆解產後變老原因 即學4招逆轉斷崖式衰老
「嘩,生完BB之後好似老咗十年咁!」這句話,無論是出自旁人觀察,還是媽媽們對着鏡子自嘲,似乎都道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成為母親,一下子便衰老,開始出現皺紋、白髮、皮膚鬆弛。這種「斷崖式衰老」原來有科學根據,媽媽要如何自救呢?
Photo from 《產後調理院》劇照
斷崖式衰老科學有得解
1. 細胞層面的加速老化:端粒縮短
近年不少研究,確實從細胞層面印證了生育對女性生理年齡的影響。其中一個關鍵指標是「端粒」(Telomeres)——位於染色體末端的保護性「帽子」。端粒會隨着細胞分裂和年齡增長而自然縮短,其長度被視為生物衰老的重要標記。
多項研究發現,生育次數越多的女性,其白血球細胞中的端粒長度相對較短。例如,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曾有研究指出,生育過的女性,其端粒比起未生育過的同齡女性,平均縮短了約4.2%,相當於提早衰老了約11年。雖然端粒縮短的確切原因複雜,但懷孕和育兒帶來的巨大生理及心理壓力,被認為是主要因素之一。
2. 表觀遺傳時鐘的改變
除了端粒,科學家也利用「表觀遺傳時鐘」(Epigenetic Clock)來評估生物年齡。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懷孕次數較多的女性,其表觀遺傳年齡似乎比實際年齡更大。
Photo from MamiDaily
點解湊B會「捱殘」?
科學研究指出了生理上的變化,但媽媽們感受到的衰老,更多是源於產後生活翻天覆地的改變:
元兇1. 極度睡眠剝奪:身體無法修復
新生兒的睡眠周期與成人完全不同,頭幾個月甚至頭一兩年,「連續瞓超過4個鐘」已是奢侈品。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無法有效修復,皮質醇(壓力荷爾蒙)水平升高,加速皮膚老化、影響新陳代謝,更會導致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俗稱「媽媽腦」)。
元兇2. 慢性壓力爆煲:身心俱疲
湊B絕非易事。餵奶、換片、安撫哭鬧、擔心BB健康成長… 種種責任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身體上,分娩的創傷、抱B的勞損、體態的改變,亦是持續的壓力來源。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加速身體耗損,削弱免疫力,令人看起來憔悴不堪。
元兇3. 荷爾蒙巨變與營養透支
懷孕期間高水平的雌激素,讓孕婦皮膚飽滿、頭髮亮澤。但產後雌激素急劇下降,會導致皮膚乾燥、失去彈性、脫髮等問題。若加上母乳餵哺,身體對鈣、鐵、蛋白質等營養的需求大增,若補充不足,便容易出現營養透支,加速身體機能的損耗。
元兇4. 自我照顧時間被極致壓縮
有了BB後,媽媽的時間幾乎完全被佔據,屬於自己的時間被壓縮至零。缺乏運動、無法好好護膚、甚至連安靜食餐飯都難,這些都直接影響了身心狀態和外貌。
Photo from 《告白夫婦》劇照
告別衰老 媽媽自救四大法則
雖然生育帶來的生理變化難以完全逆轉,但透過積極的調整,絕對可以減緩衰老速度,重拾活力:
1. 「碎片化睡眠」都要爭取
不要獨力承擔湊B責任,需要時尋求支援!請伴侶、家人或陪月分擔夜間照顧,即使只是讓你連續睡3至4小時,已對身體修復有莫大幫助。另外,緊記一原則:「BB瞓你就瞓」,白天盡量跟隨BB的作息小睡片刻,放下「要做家務」的執念。
2. 管理壓力,尋找喘息空間
容許降低標準,接受家中不可能永遠整潔,接受自己不可能事事完美。並建立支援網絡,多與其他媽媽交流,參加社區的育兒小組,分享經驗,互相支持。另外,劃出「Me Time」,即使每日只有15至30分鐘,用來沖個熱水涼、聽聽音樂、做簡單伸展,都是重要的精神充電。萬一感到持續的情緒低落或焦慮,不要猶豫尋求心理輔導。
Photo from MamiDaily
3. 針對性補充營養
均衡飲食,確保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鐵質、鈣質、Omega-3脂肪酸(對抗炎、健腦有益)。還要保持足夠水份,尤其母乳媽媽,要大量飲水。按需要補充維他命或礦物質補充劑,事前最好諮詢醫生。
4. 溫和運動,重拾身心連結
別放棄產後運動,在醫生許可下,逐步恢復運動。瑜伽、普拉提、散步等溫和運動,有助改善體態、紓緩壓力。尤其是關注盆底肌修復,產後盆底肌訓練對長遠健康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
Text : Mami Editor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