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霜用法】解開你的護膚迷思!面霜使用方法與步驟、作用、使用順序全解析!
身為忙碌的媽媽,每天在家庭和工作之間奔波,護膚時間可能變得非常有限。面對繁多的護膚品和複雜的步驟,你是否也感到困惑,特別是關於「面霜」這一環?面霜到底有甚麼作用?甚麼時候用才對?要洗掉嗎?這篇文章拆解關於面霜的種種疑問,涵蓋面霜使用方法與步驟、使用順序、在護膚程序中的正確位置,以及如何根據膚質選擇最適合你的產品。讓我們一起揭開面霜的神秘面紗,掌握正確的護膚知識,孕媽都能輕鬆擁有健康亮麗的肌膚!
面霜的作用
Photo from iStock
面霜是專為臉部肌膚設計帶來保濕的一種類型。而保濕霜是一個更廣泛的類別,包含了乳液、凝膠等不同質地的產品,而面霜通常指質地較為豐潤的霜狀保濕產品。它的核心功能是為肌膚提供「保濕」和「滋潤」,防止肌膚水分流失,並強化肌膚的天然屏障功能。而強化肌膚屏障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維持和修復我們的皮膚屏障,能有效抵禦外界環境的侵害,如污染物、細菌、刺激物等,同時能鎖住肌膚內的水分,防止水分透過表皮過度流失。
除了核心的保濕和屏障修護功能外,面霜還有助於改善膚質,讓肌膚感覺更柔軟、平滑。同時,滋潤的肌膚也能讓後續的化妝品更服貼,不易出現卡粉或乾燥脫妝的情況。因此,理解面霜不僅僅是「補濕」,更是維持肌膚屏障健康、鎖住水分的關鍵一步,對於維持整體肌膚健康至關重要。
護膚程序黃金法則:面霜應該排第幾步?
做對面霜的步驟才能讓所有護膚品發揮最大功效,而護膚程序的基本原則是「先水後油」。這個原則並非隨意制定,而是基於護膚品的成分特性和皮膚吸收原理。因面霜、護膚油等含有較多油性成分,這些油性成分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有助於鎖住先前補充的水分和養分,防止它們蒸發。然而,這層油膜同時也會阻礙後續水性產品的吸收 。如果先用了面霜再用精華液,精華液就很難穿透油膜,有效成分無法到達肌膚深層發揮作用。
標準護膚步驟順序
Photo from iStock
基於「先水後油」的原則,標準的護膚程序中,面霜的位置如下:
早上基本步驟
- 潔面:清潔臉部污垢和油脂。
- 化妝水/爽膚水:平衡肌膚pH值,再次清潔,為後續吸收做準備。
- 精華液:針對特定肌膚問題(如美白、抗老、保濕)提供高濃度活性成分。
- 眼霜:針對眼周脆弱肌膚進行護理。
- 面霜/乳液/凝膠:保濕鎖水,保護肌膚。
- 防曬霜:最重要的一步,保護肌膚免受紫外線傷害。
晚上基本步驟
- 卸妝:徹底清除彩妝和防曬產品。
- 潔面:清潔臉部污垢、油脂和殘留物。
- 化妝水/爽膚水:同早上。
- 去角質 / 面膜(非每日進行):深層清潔或加強護理。
- 精華液:同早上,可選用修護型或不同功效的精華。
- 眼霜:同早上。
- 面霜/乳液/凝膠:保濕鎖水,提供夜間修護。
- 護膚油:對於乾性肌膚,可在面霜後再加一層護膚油加強滋潤和鎖水。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膚質、需求和使用的產品進行調整,如油性肌膚在早上可能會省略面霜,或者只在乾燥部位使用。遵循正確的使用順序,才能確保你的面霜物盡其用,達到理想的護膚效果。
最佳使用時機:早上用定夜晚用?
Photo from iStock
面霜甚麼時候用?是早上用比較好,還是晚上用?或者早晚都需要?一般建議早上和晚上都使用面霜。這是因為我們的肌膚在白天和夜晚有著不同的需求,早晚使用面霜可以分別滿足這些需求,達到更全面的護理效果。
早上使用面霜的目的
- 日間防護與保濕: 白天,我們的肌膚需要面對各種環境挑戰,如紫外線、空氣污染、乾燥的冷氣環境等。早上使用面霜,可以在肌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屏障,幫助抵禦這些外界侵害,同時提供基礎的保濕,維持肌膚一整天的水潤舒適。
- 妝前打底: 滋潤的面霜可以讓肌膚表面更平滑,使後續的粉底和彩妝更易於塗抹均勻,妝容也更持久服貼,不易乾燥卡粉。
- 質地選擇: 考慮到白天的活動量和可能上妝的需求,許多人會偏好選擇質地相對輕盈、吸收較快的乳液或凝膠狀面霜。
晚上使用面霜的目的
- 夜間修護與滋養: 夜晚是肌膚進行自我修復和細胞再生的黃金時段。晚上使用面霜,可以為肌膚提供更豐富的營養和修護成分,支持肌膚的自然修復過程,改善白天累積的疲勞和損傷。
- 深層保濕與鎖水: 睡眠期間,肌膚相對處於靜止狀態,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是進行深層保濕和鎖水的好時機。晚霜通常質地較為豐潤,可以在夜間持續為肌膚補充水分和油分,彌補日間流失,並將白天使用的精華等產品的功效牢牢鎖住。
- 質地選擇: 由於夜間不需要考慮上妝或油光問題,可以選擇質地更滋潤、修護功能更強的乳霜產品。
面霜正確用法
學習正確的面霜使用方法與步驟,包括用多少份量、用甚麼手勢塗抹,才能確保面霜被有效吸收,發揮最大功效。
面霜用量
Photo from iStock
用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效果。用太少,無法充分覆蓋和滋潤肌膚,效果打折;用太多,不僅浪費,還可能導致肌膚油膩、厚重,甚至堵塞毛孔。一個豌豆或五角硬幣大小這是最常見的建議。但這些都只是參考指引,最重要的是確保足夠的份量均勻覆蓋全臉和頸部,塗抹後肌膚感覺滋潤舒適,但又不會有明顯的油膩殘留感。你可以根據自己臉的大小、面霜的質地(稀薄的可能需要多一點,厚重的則少一點)以及皮膚的吸收情況來調整。
面霜塗抹手法
將面霜用指尖點在額頭、鼻子、下巴和兩邊臉頰,這樣有助於均勻分布產品。用指腹輕柔地將面霜從臉部中央向外、向上推開塗抹均勻。向上提拉的動作有助於對抗地心引力。然後再用輕拍或按壓的方式。這樣能更溫和、減少對皮膚的拉扯,避免破壞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有助於血液循環,並可能促進產品吸收。最後再輕柔地打圈按摩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放鬆面部肌肉,並且對於質地較厚面霜來得更易塗抹均勻。
常見面霜迷思破解
關於面霜的用法,坊間流傳著不少迷思讓人感到困惑,現在就讓我們來一一破解這些常見的誤解,讓你更清晰地掌握正確的面霜知識。
迷思一:面霜(尤其晚霜)搽完第二日一定要洗掉?
Photo from iStock
不需要!標準的保濕型面霜,無論是日霜還是晚霜,都屬於免洗型護膚品。它們的設計目的就是在皮膚上停留,持續發揮保濕、滋潤和修護屏障的作用。將它們洗掉反而會失去其應有的功效。除非有特殊產品明確標示為「沖洗式」的產品。
迷思二:乳液和面霜沒有分別,隨便用就好?
當然不是!雖然它們都屬於保濕霜的範疇,但乳液和面霜在油水比例、質地、滋潤度和適合膚質上都有明顯區別。
- 乳液質地較輕盈,水份比例較高,適合中性、混合性或偏油肌膚,或在較濕熱的季節使用。
- 乳霜質地較豐厚,油份比例較高,滋潤度和鎖水力更強,適合乾性、極乾性或成熟肌膚,或在乾燥寒冷的季節使用。
選擇錯誤質地的產品或會導致保濕不足或過於油膩,因此根據自己的膚質和需求來選擇很重要。
迷思三:敷完面膜皮膚感覺好水潤,不需要再搽面霜了?
最好需要。敷面膜確實能為肌膚瞬間注入水分和精華,讓皮膚立刻感覺水噹噹,但這種水潤感很多時候是暫時性的。如果敷完面膜後不進行後續的鎖水步驟,面膜補充的水分很快就會蒸發到空氣中,肌膚可能反而變得更乾燥。而面霜能夠將面膜中的水分和有效成分鎖在肌膚裡,延長面膜的護膚效果,並加強皮膚屏障。
但某些設計為護膚最後一步的睡眠面膜或質地非常豐潤、本身已具備強大封閉鎖水功能的特殊面膜,可能在使用說明中會註明無需再塗抹面霜。但對於絕大多數的片狀、泥狀、啫喱狀面膜而言,敷完後務必塗抹面霜或乳液來完成保濕鎖水的步驟。
按膚質選購指南
Photo from iStock
如何根據自己的膚質,選擇最適合的面霜/乳液/凝膠?選對產品,才能讓護膚效果事半功倍。以下是針對不同膚質的選購指南:
膚質 | 油性/暗瘡肌膚 | 乾性肌膚 | 混合性肌膚 | 敏感性肌膚 |
特點 | 皮脂分泌旺盛,T區(額頭、鼻子、下巴)尤其明顯,毛孔較粗大,容易出現黑頭、粉刺和暗瘡。 | 皮脂分泌較少,皮膚容易感到乾燥、緊繃,缺乏光澤,甚至可能出現脫皮、乾紋或細紋。 | T區(額頭、鼻子、下巴)偏油或容易出油、毛孔較明顯臉頰、眼周等部位則偏乾。這是常見但也較難護理的膚質。 | 皮膚屏障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如天氣變化、護膚品成分、壓力等)而出現泛紅、痕癢、刺痛、灼熱感或脫皮等不適反應。 |
使用貼士 | 如果肌膚非常油膩,在濕熱的夏季或早上,甚至可以考慮省略面霜步驟,只使用清爽的精華液和防曬。 | 可以在晚間護膚的最後一步,於面霜之後再疊加一層護膚油,以加強鎖水和滋潤效果。 | - | 敏感肌的護膚程序應盡量簡化,避免同時使用過多產品。且使用任何新產品前,務必先在手臂內側或耳後進行小範圍的斑貼測試,確認沒有過敏反應後再用於臉部。即使產品標榜「經皮膚科醫生測試」或「低敏配方」,也不代表不會引起過敏反應,個體差異仍然存在。 |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