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消費】 母嬰產品愈賣愈貴 年輕父母任宰割如韭菜

【消費】 母嬰產品愈賣愈貴 年輕父母任宰割如韭菜

mami熱話
By Dara on 05 Dec 2023
Deputy Managing Editor

內地有「割韭菜」的潮語,原指股票巿場被大戶任割的散戶,「韭菜」跟「待宰羔羊」的意思差不多。這些韭菜亦包括缺乏經驗、年輕父母在內,因內媒發現母嬰產品近年愈賣愈貴,製造出各種偽需求和消費陷阱,專門收割這些父母銀包裏的錢。

嬰兒用品包括奶樽、奶粉、尿片等,價錢愈來愈貴(示意圖)Photo from MamiDaily

母嬰產品價錢昂貴

根據內媒報道,母嬰產品價錢十分昂貴,有記者走訪商場,發現兩個奶樽索價800元人民幣(約880港元),基礎款嬰兒背帶標價三四百,奶瓶清潔機動輒2000元(約2200港元),提籃至少3000元(約3300港元),嬰兒車甚至過萬元一部。

母嬰用品材料成本高、生產要求嚴格,價錢貴一點亦屬合理,但媒體發現,只要貼上「嬰兒」標簽,價格就能高出5倍。數據顯示,目前內地超過6成家庭,每個月育兒開銷超過2000元(約2200港元)。其中,95後家長每月購買母嬰用品的支出,達到了家庭月收入的3成。

內地年輕父母成為任人割的「韭菜」Photo from MamiDaily

家長錢最容易賺

不少人都說:「家長錢最容易賺」,父母愛錫子女之心,寧願節省自己,也要給子女最好的一切,商戶看準父母這種心態,許多嬰兒產品打着專業、精細的旗號,價格只高不降,令人無奈的是,內地家長只能勒着褲頭購買。

歸根究底,全因年輕父母較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容易被精緻的產品吸引,加上生活水準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愈來愈多人注重母嬰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另一方面,現今通訊發達、網紅成行成巿,父母間易產生攀比心態,如果沒有使用網紅推薦的產品,就覺得低人一頭。有家長表示,朋友中若有人捨不得給孩子花錢,會被確診為「廉價爸媽」。

 

如果捨不得為子女花錢,會被視為廉價父母Photo from MamiDaily

 

保持客觀理性心態

願意為寶寶花錢,不意味着可以任人宰割。面對這樣的市場,父母應保持客觀理性的購物心態,不要過度焦慮,避免被華麗的包裝及浮誇廣告吸引。

網友們亦指「明碼標價宰的就是有錢人的錢...總有一些人認為所有東西都是越貴越好,有錢也就不考慮值不值了.....」、「什麼養娃成本高,除了讀書,其他的都是家長自己給自己增加的負擔」、「攀比心,即使同樣的東西一個貴一個便宜,一比較買貴的就覺得高人一等,買便宜的就覺得買到假貨了」、「做爸媽總有一個階段是不能理性消費的,要被收割一次或者幾次」。

延伸閱讀: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