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嬰兒心形脷 可能是黐脷筋 剪脷筋並不如想像般可怕
嬰兒哭喊時總是張大嘴巴,有家長可能發現,寶寶的舌頭好像不能伸出、活動受限,甚至「心形脷」,便要留意是否患有「黐脷筋」問題。有家長認為長大後會自行痊癒,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影響將來咬字不清,兒科專科醫生陳強杰為大家分享小朋友「黐脷筋」疑問。
Photo from MamiDaily
甚麼是黐脷筋?陳醫生指出,舌繫帶(脷筋)是連接舌頭和下顎的組織。通常在出世之前,繫帶已經分離。若仍未分離,而且繫帶過短、過前、過厚或過緊而令脷的活動受限制,便是係繫帶過短過短,即俗稱「黐脷筋」。根據統計,有約5%的初生嬰兒有黐脷筋的情況,而這問題屬於天生。
6個黐脷筋症狀
家長如何發現子女有否黐脷筋的問題?陳醫生指留意以下6個症狀:
• 異常短小舌繫帶;
• 舌頭不能向上升至上牙槽;
• 舌頭不能伸出過下門牙(或中牙槽)一至二毫米;
• 左右水平活動受限制;
• 當舌頭伸出時,形狀凹下或現「心形脷」;
• 檢查者的手指不能放在舌頭底部和下顎之間。
Photo from MamiDaily
進行剪脷筋治療
別以為「黐脷筋」是小問題,可能會引致嬰兒吸吮母乳困難,長大後,影響說話能力與咬字發音,亦導致口腔衞生問題及口部動作受到限制,如不能舔嘴唇、舔雪糕和吹奏管樂等。陳醫生指,有一部份患者可以自行痊癒黐脷筋,其他則要進行手術治療。他說:「若是輕微的話,可以用手術鉸剪剪掉。若是嚴重的話,便要用手術解剖方式處理。康復期約一星期。」
Photo from MamiDaily
手術並不恐怖
不少家長聽到孩子需進行手術治療,便會萬分緊張,又擔心麻醉會影響孩子身體健康,其實黐脷筋的醫治並不如想像中恐怖。陳醫生說:「新生嬰兒不需要麻醉,可在病房治療進行。但是年齡較大的小朋友就需要監察麻醉,因此需要在手術室進行。而監察麻醉對小朋友只是有短暫性影響及狀態迷迷糊糊,並不會有長遠身體影響。」
進行手術前後,家長有幾項注意的地方,小朋友在手術前6小時需要禁食,手術後新生兒或者幼兒可立即進食,但經監察麻醉進行手術的小朋友就需要等麻醉藥效力消退後,病人完全清醒才可以進食,不過最初兩天不建議進食較熱的食物。雖然手術不繁複,但仍有風險,包括流血感染、口水腺受損等,完成手術後大約4%患者會再連結,所以建議做脷部運動以減低黏連的情況。
Photo from 兒科專科醫生陳強杰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xt:Mami Editorial
Source:兒科專科醫生陳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