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成長發展】子女生得矮小 年年都係全班最細粒 家長擔心是否缺乏生長激素?

【成長發展】子女生得矮小 年年都係全班最細粒 家長擔心是否缺乏生長激素?

兒童健康 健康資訊
By Dara on 25 Jan 2024
Deputy Managing Editor

家長最注重孩子生長問題,太矮或過肥過瘦都會令父母大為緊張,如發展進度較同齡孩子慢,便會胡思亂想。特別是入學後,有其他孩子比較之下,當發覺仔女生得矮小,除了擔心營養不足和遺傳外,更憂慮會否缺乏生長激素。究竟生長激素是甚麼?不如由兒科專科醫生徐梓筠為大家講解。

生得矮,唔一定有問題Photo from MamiDaily

如何評估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為阿根廷贏得世界杯冠軍的足球名將美斯,童年時被確診患上「侏儒症」,11歲時只有127厘米高,一直是全班最矮,需每晚注射生長激素,才能成長至現時169厘米身高。事件被廣傳後,不少孩子屬「細粒粒」的家長十分憂心,害怕子女缺乏生長激素。正所謂十隻手指有長短,人的身高受不同因素影響,即使孩子生得矮小,也未必有問題。

孩子的身高有客觀指標評估,兒科專科醫生徐梓筠指大家可利用「生長曲線圖」(Growth Chart) 來衡量。「『生長曲線圖』是一個按照男女性別、年齡、體重和身高指標的百分位圖。一般而言,在嬰兒時期寶寶的生長指標落在97%和3%的生長線之間,都屬於正常範圍。」舉個例子,有男童出生時的生長線屬「 25%」,在他 10歲時雖然只有133厘米,但仍處於「 25%」的線上,屬於正常。徐醫生補充:「若果小朋友的生長指標過度偏離了以往的生長線百分比,建議盡快諮詢兒科醫生,作進一步的檢查和了解。」若孩子身高處於生長線3%或以下,便屬於矮小症患者。

 

男孩生長曲線圖Photo from 網上圖片

女孩生長曲線圖Photo from 網上圖片

 

養成定時替孩子量度身高的習慣

家長可養成定時替孩子量度身高的習慣,次數不用太密,每4至6個月度高一次便可。徐醫生說:「一般4至10歲青春期前的兒童,每年會增高4至6cm。如果家長發現子女比同齡小朋友矮小,或者生長速度比較緩慢,建議及早找兒科醫生檢查。」

一旦懷疑孩子患上矮小症,醫生會作出詳細的檢查,以及了解小朋友過往的健康狀況和家族病史。繼而再因應每個小朋友的情況,安排相應的抽血化驗、X光檢查,甚至腦部影像掃描等,目的是要找出身材矮小背後的原因。

如孩子比同齡人矮小,家長難免擔心Photo from MamiDaily

生長激素分泌過少

兒童的高度或體形主要是受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生活飲食習慣所影響,正常情況下,大腦的腦下垂體會分泌生長激素,這是兒童健康發育成長的重要成分。生長激素在人生不同階段會持續調節多項生理和新陳代謝過程。如果孩子生長激素分泌過少,便有可能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這病成因與遺傳、腦部構造異常、放射治療等有關。

徐醫生指出,根據研究數據,約每4000至1萬人中,便有一人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而導致身材矮小,患者質脆弱及運動能力不佳,「兒童臉部樣貌也可能與正常小朋友不同,而且身體脂肪偏高,肚子較肥胖。幸而智力並不會受影響 。」

除生長激素外,身材矮小還有其他成因,非病理性的包括:遺傳因素、個人成熟較慢、發育遲緩和不明原因的矮小症。而病理性的原因包括:出世時體重過輕、營養不良、患有長期病如慢性腎病、基因或染色體變異、甚至是內分泌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不足等。

兒童身高與遺傳及後天飲食不無關係Photo from MamiDaily

治療對症下藥

治療方面,徐醫生說:「矮小症的治療要視乎背後的原因。例如是因為營養不良/生活習慣不好、藥物,便要注意飲食均衡、休息和運動,另外看看是否可以調校藥物。如果是因為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不足,那麼把甲狀腺補回,生長便回復正常。如果是發現生長激素缺乏,接受生長激素後,身高增長一般也有明顯的效果。」

生長板閉合前盡快用藥

用作治療的生長激素是合成藥物,已有30多年歷史,療效和副作用也有足夠的科學研究。有很少部份小孩會出現不良副作用,例如頭痛、關節痛、水腫、高血糖等。有些可能會出現良性顱內高壓而引致頭痛和嘔吐的症狀。這些副作用一般在停止治療後便會消失。不過也有非常罕見但嚴重的情況,如股骨頭骨骺滑脫,那便需要手術治療。不過總括而言,注射生長激素來治療矮小症一般也是安全的。

徐醫生說:「注射生長激素在青春期前使用效果最佳,越早開始治療發揮的效果越好。至於治療要維持多少時間,通常醫生會建議孩子在青春期結束,即生長板閉合後便停止使用。生長激素的應用必須要在生長板閉合之前,否則便會錯過了這段『黃金時期』。」而坊間流傳的增高方法,例如增高奶粉、增高藥丸、甚至做手術增高,前者未有足夠的科學依據和確切的成效,後者存在各種的手術風險和後遺症,大家要小心選擇。

兒科專科醫生徐梓筠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