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疣vs雞眼】小朋友腳底長硬物究竟是疣或雞眼? 做好幾件事保護足底健康!

【疣vs雞眼】小朋友腳底長硬物究竟是疣或雞眼? 做好幾件事保護足底健康!

健康資訊
By ashly.eng on 14 Dec 2021
Digital Editor

足部時常接觸地面,尤其是小朋友經常赤腳行走,或是到公共場所時會自行脫掉鞋襪,萬一到遊樂場泳池、草坪等人多的地方遊玩,都極容易受細菌或病毒污染。這導致腳底不只容易長繭,還可能會出現硬塊或白點,而這些究竟是什麼東西?

腳步長出硬塊,很可能是疣或雞眼。Photo from MamiDaily

疣 vs. 雞眼

無論是大人或小朋友,腳底都容易因為摩擦而長繭或是長出一些圓點,這些圓點一般是「疣」或「雞眼」。兩者在外觀上極相似,但成因卻大有不同。首先疣是因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而引起,可經由直接接觸傳染者或是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而被傳染,因此除了腳底,手或臉都有可能出現疣,出現在腳底的一般稱為「足底疣」,有可能在走路時產生痛楚。雞眼則是因為皮膚在長期的摩擦下導致局部角質增厚,而增厚的角質又再進一步受到壓迫摩擦,可能引起疼痛,所以家長要留意孩子的鞋是否過小。

此外,疣是具有傳染性的,不僅有可能傳染給他人,也有可能蔓延至身體的其他部位,越長越多。因此一旦發現有病毒疣,應該儘快接受治療,以免傳染給他人。

疣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有傳染性。Photo from MamiDaily

 

雞眼
徵狀

.表面凸起,中心有黑點,或伴隨紅色血絲,腳底紋路會中斷。

.疣裡面可觀察出多顆小粒粒,每粒可能都會有黑點。

.可能會多於一顆。

.一般為圓形,呈微透明,中心會有黃白色突起的硬顆粒。

.接觸地板等硬物時可能引起疼痛。

原因 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 因皮膚長期受到壓迫或磨擦導致局部角質增厚。
常見位置 腳底、手部、臉部都有可能出現。 摩擦多的地方如腳底、腳姆趾、小趾外緣等。
傳染力 有,可通過直接接觸或接觸物傳播。 無。

雞眼中間呈現突出的黃白色硬塊。Photo from MamiDaily

疣最大特點是中間有黑點。Photo from MamiDaily

 

疣、雞眼的治療和預防

 

一、雞眼治療和預防

治療雞眼可使用雞眼貼布,或是水楊酸溶液將之軟化,幾天後雞眼角質層會慢慢變白,然後自動脫落,再靜候皮膚恢復即可。不過若是範圍大或是深的雞眼,則需要更長時間脫落,若是無法自行脫落,建議就醫治療。

雖然雞眼不具傳染性,但復發率卻非常高,因此平日應該注意腳底的護理,避免經常摩擦和對腳部施壓,比如為小朋友挑選校鞋或球鞋時應該要挑選合腳、不要穿太緊的鞋子,而且小朋友長得快,鞋子也要跟上生長速度適時更換。

為小朋友選鞋要選合腳,且不要太緊的。Photo from MamiDaily

二、疣治療和預防

疣具備傳染性,因此在不確定腳底的圓點是疣或是雞眼的情況下不建議自行處理,或是疣持續超過半年不見好轉,就應該經由醫生檢查後再接受專業治療,以免病情惡化。病毒疣一般會使用冷凍治療手法,透過極低溫的液體來破壞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和病毒本身。此外也有使用外用藥物、激光治療等療法。

小朋友喜歡赤腳玩樂,容易感染病菌。Photo from MamiDaily

小朋友比起大人更容易忽略衛生習慣,用手腳接觸物體表面。加上遊樂場、游泳池、學校等地人流量多,屬於病毒或細菌傳染溫床,因此家長要多教導小朋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首先,小朋友應該避免赤腳接觸地面,若是接觸後也應該儘快沖洗乾淨或是消毒雙腳雙手。一旦身上或腳部有傷口,也要避免接觸公共水域,如泳池或海邊,以免傷口感染細菌。此外,家人也應分開使用個人物品,如毛巾、鞋子等,降低交叉感染的機率。一旦發現感染了疣,還需儘早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