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MamiDaily 親子日常 app
【大閘蟹禁忌】食蟹季節到!開動前需知5件事! 兒童及這4類人忌食免傷身

【大閘蟹禁忌】食蟹季節到!開動前需知5件事! 兒童及這4類人忌食免傷身

健康資訊
By ashly.eng on 29 Sep 2021
Digital Editor

每年秋天一到,又是肥美的大閘蟹飄香季節!橙紅的蟹黃、雪白的蟹肉都讓人食指大動。不過大閘蟹即使再好吃,也有食用禁忌,而且並非人人都能吃!其中就包括家長最關心的,幼兒到底能不能吃大閘蟹呢?原來嬰幼兒和孕婦最好是避免食用,以下就為大家解答!


 

每年的農曆8到10月,大閘蟹愛好者必定買來闔家享用。Photo from MamiDaily


大閘蟹營養價值

每年的農曆8到10月,是大閘蟹的當造季節,本地各處都可陸續見到大閘蟹身影。大閘蟹的蟹肉與其他蟹類營養價值相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營養資料顯示,每100克蟹肉含有17.5克的蛋白質,脂肪含量僅2.6克,比同等重量的雞胸肉5克還低。蟹肉還含有鈣、磷、鉀、鈉、鎂、等微量元素。在中醫角度,大閘蟹屬於寒性食材,因此對於清熱解毒、養筋活血、通經絡等有一定作用。

不過,每100克大閘蟹卻可含高達267毫克膽固醇,雞胸肉僅含82毫克,對比差異大。吃下2隻大閘蟹就足以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人體每日膽固醇攝取量(300毫克)。

 

大閘蟹是高蛋白高膽固醇食物。Photo from MamiDaily


5類人士不宜吃大閘蟹

大閘蟹屬於高蛋白、高膽固醇食材,因此以下幾類人士都不建議食用:

1.嬰幼兒不宜食用。0至3歲嬰幼兒由於脾、胃、肝臟都未發育完善,無法很好地消化高蛋白及膽固醇,恐加重代謝負擔,造成肥胖。3歲以上兒童宜先試食,若無過敏反應,則可適量進食(不超過一隻)。

2.有過敏史、過敏性哮喘、尋麻疹等人士不宜食用,可導致病情復發或是惡化。

3.孕婦或是生理期女性不宜食用。大閘蟹(包括其他蟹類)都屬於寒性食材,吃多恐引起過敏或腹瀉,對胎兒不利。

4.體質虛寒者或是腸胃虛弱者不宜食用,恐引起腹脹、腹痛、胃痛、腹瀉、嘔吐等情況。

5.老年人,尤其是膽囊炎、膽石症、肝炎、高膽固醇、心臟病患者,或罹患其他疾病的年長者都不宜食用(或適量食用)大閘蟹,免得因身體無法消化高蛋白及高膽固醇而讓病情惡化。

老年人、孕婦、幼童都不適合食用大閘蟹。Photo from MamiDaily


大閘蟹食用禁忌

大閘蟹雖然肉質肥美,鮮甜可口,但是在食用上卻非常講究,想要安全食用蟹肉,就要記住以下禁忌:

 

不食死大閘蟹

大閘蟹生長在泥沼地帶,是食腐動物,因此也吃入大量細菌病毒,但由於大閘蟹是免疫力極強的生物,才能夠抑制細菌。然而螃蟹一旦死亡,细菌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並滋生出生物毒素「組胺」,組胺會隨著大閘蟹死亡時間慢慢增加。即使煮熟毒素也不易被破壞,誤食恐導致嘔吐、心跳加速等現象。因此選購時,應購買沒有異味、外殼完整和有光澤的活大閘蟹 。

 

不生吃大閘蟹

死大閘蟹不能食,生蟹也不宜直接吃。這主要是因為大閘蟹的生長環境導致身體內可能存在寄生蟲感染(例如衛氏肺吸蟲),人類食用後可引起高熱、腹痛、腹瀉等徵狀。因此大閘蟹應該徹底煮熟後才可進食。

大閘蟹一定要徹底熟透才能食用。Photo from MamiDaily

 

不食用久存熟蟹

存放的熟蟹極易被細菌侵入而污染,因此大閘蟹宜現煮現吃,不要存放。若要保存,需存放到冰箱裡,吃時必須回鍋再煮熟蒸透。

 

留意不能食的部位

蟹胃、蟹腸、蟹心、蟹腮都是大閘蟹用於排泄或過濾髒污的部位,骯髒也無營養價值,應該清除乾淨才食用。蟹胃位於背殼前緣中央,一處似三角形的骨質小包,必須將污沙清走;蟹腸與蟹胃相通,是延續到蟹臍的一條黑線;蟹心呈六角形,位於蟹中央的一塊黑色膜衣下,食用時可拿一隻蟹腳尖挑出;蟹腮則是長在蟹腹部如眉毛狀的兩排軟綿綿組織,用於呼吸及過濾水質,因此有許多骯髒物質,不可食用。

大閘蟹的蟹胃、蟹肠、蟹心、蟹腮不能食用。Photo from MamiDaily

 

相沖食物不宜同時品嘗

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都忌飲茶水、啤酒。大閘蟹已經是寒性食物,再配以啤酒、茶等,可謂寒上加寒,腸胃未必能夠負擔。此外,茶水會沖淡胃酸,茶會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均不利於消化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痛及腹瀉。此外,大閘蟹也不宜與寒性蔬果一起使用,如西瓜、山竹、苦瓜、冬瓜等。最後,就是不宜與柿同吃,因杮含有單寧,容易讓蛋白質凝固,造成腹痛,嘔吐等不適。

若食用後有不適,可飲用薑茶,不僅能夠驅寒,還有利於消化,具有溫肺止咳,溫中止嘔,解魚蟹毒等功效。因食蟹而引起的腹痛腹瀉,可用性溫的中藥紫蘇15克,配生薑5-6片,加水煎服。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隨時隨地接收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立即下載 MamiDaily 親子日常APP

🤱🏻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mamidaily.hk

🔔 訂閱 MamiDaily 親子日常 Youtube頻道